台股昨(18)日成交值僅972億元,終結連續5日千億元的量能,市 場氣氛顯得平靜,指數雖維持在萬點之上,但單日成交量低於500張 的上市股,昨日就有高達496檔,占比超過5成,市場資金略顯失衡, 就連從業人員也意興闌珊。
台股萬點行情樂觀,但資金過度集中於權值股的情形,導致市場上 仍有超過一半的個股成交量低於500張,不僅機構投資人無法買進, 就連大戶、實戶都不敢買,業者指出,因為一旦稍微多買幾張,流動 性不足就會導致價格劇烈變動,引起不必要的警示或關注。
例如昨日台南-KY在重大訊息公布後恢復交易,成交量僅2張就讓股 價拉漲停,而實際上長年累月這檔個股的每日成交量也都遠低於100 張。
統計昨日上市股成交量低於500張的個股,有高達496檔,逼近500 檔水準,占比更達54%。
今年來儘管台股呈現價量齊揚,但相對於歷史萬點行情總讓證券從 業人員感嘆今非昔比。據觀察,儘管台股走在萬點之上,但因為多數 客戶仍相對無感,因此證券從業人員多會針對其他財富管理業務進行 推廣,包含基金、保險、海外投資商品等,對於證券本身這個行業的 熱情也略顯下滑。
證交所分析,許多個股成交量長期處於不足的狀態,歸因於二大原 因,第一個是非財務資訊的對外揭露還有成長空間,才能讓更多投資 人認識這些公司;第二個可能是公司基本面與財務狀況,沒有得到市 場投資人認同。
證交所指出,非財務資訊的對外揭露,包含明年起每家上市公司與 KY公司都必須在台灣境內舉辦1場業績說明會,主動對外分享產業趨 勢與產望,讓投資人能更認識企業營運與故事,透過市場公平交易, 藉以彰顯出個股真正的價格與價值。
而在另一方面,個股基本面也是證交所長期努力維持的方向,定期 的營收與財務報表,必要的重大訊息揭露,每一家上市公司或者是K Y公司都有專人負責,藉以維持基本的穩定秩序。
此外,包含公開資訊觀測站裡設有財務重點專區,以9大指標審核 企業營運的量化表現,投資人在買股票時,應該要透過此平台查詢資 訊,並且要審慎評估,證交所並無法決定這些個股的成交量大小。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