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興櫃股票公司名稱 | 新聞標題 |
2025/8/15 | 大研生醫國際 | 大研生醫催動七引擎 |
經濟日報 記者侯思蘋、黃淑惠/台北報導 大研生醫(7780)昨(14)日召開上市前法說會,董事長張家銘表示,大研生醫將啟動「七大戰略引擎」提高生產效率;法人預估,今年營收將維持40%以上成長動能,明年加入日本市場的貢獻後,營收成長幅度可望再加大。 大研生醫預計9月上旬完成上市掛牌,張家銘指出,公司啟動「七大戰略引擎」,涵蓋大健康、大電商、大數據、大AI、大市場、大併購與大成長七大領域,透過垂直整合與國際合作,構築完整的健康科技營運體系。 在海外市場布局方面,大研生醫鎖定亞太地區,包括日本、澳洲為主要發展目標。大研生醫已於日本成立子公司,並於上半年試營運,預計下半年開始貢獻營收,法人估,2027年後將能在當地掛牌;上市後,將規劃透過併購策略擴大日本與澳洲保健品牌版圖。 <摘錄經濟> | ||
2025/8/15 | 振大環球 | 成衣大廠訂單 看到明年 |
國內兩大成衣廠儒鴻(1476)及振大環球同步看好市場復甦訂單回溫。儒鴻總經理洪瑞廷昨(14)日表示,訂單能見度恢復至六個月,部分訂單已排至明年1、2月;振大環球也表示接單能見度達六個月,產能滿載至明年第1季,出貨動能持續強勁。 洪瑞廷在法說會上昨日表示,根據兩大訊息看好市場開始復甦;首先主要生產基地關稅拍板後,訂單能見度已由三個月恢復至六個月,部分訂單已排至明年1、2月,顯示關稅不確定性下降,對企業營運正面看待;第二是新訂單已陸續採用包含關稅與匯率在內的新成本結構,並與品牌端積極協商調整售價,以反映成本變化。 洪瑞廷表示,關稅確定後,品牌端將關稅視為額外成本,理想狀況是轉嫁給終端消費者,但現實上部分品牌希望與供應鏈找到可行的分攤方式,現階段分攤比例約為2%。有些品牌則開始利用重新定價方式來找到成本與價格之間的平衡。近期新訂單陸續採用新的成本結構,包含關稅與匯率,並與品牌端積極溝通調整售價。 洪瑞廷並提到,目前感恩節、耶誕節的訂單未見下修,比預期要好,部分訂單已排至明年1、2月,但後續仍須觀察美國市場在大型採購季節的實際銷售表現。整體而言,下半年營運雖充滿挑戰,但市場秩序可望逐步回穩,因此對明年營運持審慎樂觀態度。 振大環球指出,美國大型電商平台推動網紅聯名經濟、運動品牌併購,不受景氣影響皆預告明年開始訂單需求倍增,提前預約產能,公司為因應訂單持續湧入,加速產能擴充,目前印尼合作工廠已通過多家客戶驗廠並正式投產,預計今年9月起開始陸續貢獻營收,以因應客戶訂單增長需求,明年第1季印尼廠產能已滿載。 <摘錄經濟> | ||
2025/8/15 | 大研生醫國際 | 大研生醫 9月掛牌上市 |
大研生醫(7780)預計9月上旬掛牌上市,14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 表會,董事長張家銘指出,掛牌上市後,大研生醫將持續投入研發與 國際布局,結合數位化營運模式與科學實證優勢,目標成為亞洲最具 成長潛力的健康科技品牌。 大研生醫上半年合併營收7.89億元、年增50.57%,稅後純益1.43 億元、年增4,098.5%,EPS達2.4元。 大研生醫深耕保健營養品市場,其產品以三高保健、視力保健、益 生菌等產品為主,劑型多元,其近五年年均營收複合成長率達88%, 高濃度魚油更是銷售市占率穩居第一。 張家銘強調,上半年營收年增逾5成,獲利與去年同期增加40倍, 充分證明公司營運布局方向正確且執行到位。展望未來,將持續推進 產品創新與國際市場開拓,穩健提升股東價值,朝亞洲頂尖健康科技 品牌的目標邁進。 大研生醫在海外市場布局方面,鎖定亞太地區,包括日本、澳洲為 主要發展目標。大研生醫指出,已於日本成立子公司,並於上半年試 營運,預計下半年開始貢獻營收;上市之後,將規劃透過併購策略, 擴大日本與澳洲保健品牌版圖,並以日本為樞紐,透過跨境電商進軍 東南亞市場,加速品牌國際化。 <摘錄工商> | ||
2025/8/15 | 鑫品生醫科技 | 鑫品上半年營收年增43% 轉虧為盈 |
鑫品生醫(4170)日前經董事會決議通過,公告114年上半年財報 ,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約43%,創近年同期新高,上半年稅後淨利約 383萬元,在營運連續虧損三年後順利轉虧為盈。 鑫品生醫長年聚焦細胞培養技術,在健全財務業務、改善公司營運 體質後,目前已核准特管辦法合作的醫院有14家,遍及北中南部地區 ,共通過22件免疫細胞治療計畫,可提供醫院DC樹突細胞疫苗與NK自 然殺手細胞製劑,用於治療12種第四期常見癌症,接受醫療、研究單 位及企業委託開發暨製造(CDMO)業務也穩定成長,近年癌症免疫療 法成為抗癌新趨勢,再生醫療雙法也在去年三讀通過,國內再生醫療 領域可謂發展蓬勃。 鑫品生醫除了持續加深與醫療院所的合作,預計今年新增治療第一 至三期癌症的細胞治療計畫外,也基於自身多年來研發細胞培養技術 的豐厚底蘊,踏足細胞外泌體供應鏈,開發出高純度的間質幹細胞M SC外泌體與自然殺手細胞NK外泌體,進一步拓展市場,有別於幹細胞 外泌體修復與再生的功用,NK外泌體猶如NK細胞的「分身」,帶有大 量的活化受體、細胞因子及功能性蛋白,不但可以活化其它免疫細胞 ,亦可以殺死癌細胞,且具有作為藥物載體將抗癌藥物精準地傳遞到 癌細胞的潛力。 展望未來,鑫品總經理歐明昌表示,除了累積多年的細胞儲存和特 管辦法細胞治療的發展,外泌體產品突破過去自體細胞治療過於客製 化、高成本、無法長途運送的限制,能夠大量生產大量提供給國內外 醫療、研究單位及生技開發企業使用,大幅提升市場規模,將是對鑫 品發展上的另一大挹注。 研發方面,鑫品生醫正與工研院合作,持續優化免疫細胞的擴增製 程,推動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未來可望為我國在新型疫苗佐劑與生 醫關鍵技術的自主布局注入創新動能。 而海外市場方面,鑫品在中國也有子公司運作,將和大型醫學中心 進行癌症細胞治療合作,也可銷售外泌體產品供當地研究開發使用, 期望在當地法規完善後及早奪得市場先機。 <摘錄工商> | ||
2025/8/15 | 乾杯 | 乾杯加速拓點 樂多多挑戰高端市場 |
連鎖餐飲集團積極搶攻一年400億元火鍋商機,乾杯集團日式鍋物 品牌「黑毛屋」加速拓點,位於北市中山區晴光商圈開出首家街邊店 ;樂多多集團搶進中高價火鍋市場,新創鍋物品牌「新.肉多多」, 首店插旗台北東區。 「黑毛屋」自成立以來,店型多集中於百貨與購物中心,隨著百貨 商場店漸趨飽和,品牌決定深入住商重疊商圈開街邊店。目前黑毛屋 品牌的「黑毛屋本家」有5家、「黑毛屋」15家、「黑毛屋招待所」 1家。「黑毛屋」今年已開出3家新店,雙城店為第15間店,下半年將 再開2間店,將進駐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與高雄漢神巨蛋。隨著新店 開出,黑毛屋品牌全年營收預估年增4成。 樂多多集團旗下火過品牌有「肉多多鍋」和「狂一鍋」,台灣加海 外直營有55家店。首店插旗台北東區的新品牌「新.肉多多」,主打 日本A5和牛與美國PRIME級牛肉,設定客單價在800至1,000元間,目 標一年內開出4家新店。 樂多多集團董事長林少鈞表示,集團旗下客單價近2,000元的無菜 單鐵板燒「明水然.樂」,以高CP值切入市場並成功開出11家店,且 很多時候一位難求,證明只要在價格跟品質找到平衡點,並超過客人 期待就會被市場接受,為此,樂多多集團決定積極開發中高價鍋物市 場,擴大客源打擊面。 <摘錄工商> | ||
2025/8/14 | 中華資安 | 中華資安9月轉上市 |
中華電信旗下小金雞中華資安國際(7765)預計9月轉上市,昨(13)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中華資安過去三年業績穩定成長,在興櫃穩坐資安股王寶座,今年上半年營收與獲利雙雙創歷史新高,營收9.8億元,年增14%,每股純益6.01元;昨日興櫃參考價335元,上漲1.16元。 中華資安董事長陳明仕表示,政府近年來重視資安,賴清德總統提出的五大信賴產業,都有資安產業,加上近年數位轉型與雲端服務興盛,對資安需求愈來愈大,中華資安未來要成為國際型的資安產品技服務公司。 中華資安總經理洪進福表示,三大業務線包括企業與個人上網保護、資安顧問服務、資安產品代理與銷售。看好自有產品研發及開發國際市場,未來朝資安服務解決方案、產品原廠與經銷代理定位發展。 <摘錄經濟> | ||
2025/8/14 | 鑫品生醫科技 | 鑫品營運報喜 揮別連三年虧損 |
鑫品生醫(4170)昨(13)日公布最新財報,宣布公司於今年上半年成功轉虧為盈,實現營運重大突破,新經營團隊展現轉型策略成效,提振市場信心。鑫品生醫上半年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約43%, EPS 0.09元,在營運連續虧損三年後順利轉虧為盈。 鑫品生醫董事長張所鑄感謝全體同仁三年來的努力不懈,目前公司所經營的細胞技術業務,已核准特管辦法合作醫院14家,通過22件細胞治療計畫,可提供DC樹突細胞疫苗與NK自然殺手細胞製劑,治療12種第四期常見癌症;接受委託開發暨製造(CDMO)業務也持續穩定成長。 鑫品生醫除了正在申請治療第一至三期癌症的細胞治療計畫外,也踏足細胞外泌體供應鏈。鑫品生醫總經理歐明昌表示,過去自體細胞治療受限於客製化、高成本、無法長途運送等限制,新增外泌體業務能夠大量生產、大幅提升市場規模,將是鑫品生醫發展上的一大挹注。此外,鑫品生醫也與工研院合作中,持續優化免疫細胞的擴增製程,推動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未來可望在新型疫苗佐劑與生醫關鍵技術的自主布局注入創新動能。 展望未來,鑫品生醫除原有細胞治療業務外,外泌體可望成為另一個營收成長動能,公司未來營運表現值得期待。 <摘錄經濟> | ||
2025/8/14 | 松川精密 | 匯損重擊 松川上半年EPS 0.65元 |
松川精密(7788)公布2025年上半年財報,營收32.34億元,年增 13.72%,惟受新台幣升值影響導致一次性匯損,稅後純益0.49億元 ,每股稅後純益(EPS)0.65元。 松川精密上半年本業動能優於2024年同期,上半年營業利益3.02億 元,年增22.01%。 松川專注於繼電器的設計、製造與銷售,產品涵蓋Plug-in繼電器 、PCB繼電器、高壓交流接觸器及高壓直流接觸器,應用領域遍及電 力保護、自動化控制、遙控與隔離保護等。 繼電器作為自動控制開關的核心元件,可用小電流信號控制大電流 電路,實現自動控制、安全保護及電路切換,具備動作快、體積小、 耐用性高等特性,並因安規要求嚴格與更換成本高,客戶黏著度極高 。 松川在全球擁有六大生產基地及七個銷售據點,分布於台灣樹林、 嘉義、墨西哥、廈門、印度及越南代工廠,並在美國、歐洲、上海、 新加坡、韓國、印度與泰國設有銷售據點。 近年AI帶動數據中心規模與運算密度快速成長,伺服器電源(Ser ver Power)與自動切換開關(ATS)功率需求同步推升至12kW以上, 進一步帶動高壓大電流繼電器需求。 松川指出,針對工業控制及電源控制應用,公司持續開發符合高電 流密度、低發熱及更高負載能力的產品,以滿足伺服器電源、不斷電 系統(UPS)、配電裝置(PDU)及電源管理模組等高端市場需求,並 鞏固既有國際客戶。 松川近年亦積極投入高毛利太陽能逆變器和儲能繼電器。由於每套 儲能系統依模組數量不同,可能需配備數個至數十個繼電器或接觸器 ,且AI應用帶動用電增加,促使全球電網升級,進一步推升需求。 該公司已切入美系及中系儲能系統大廠,且美系大廠上海大型儲能 產品開始進行量產,該場規劃年產能為40GWh(與加州儲能廠相同規 模)。 <摘錄工商><摘錄工商> | ||
2025/8/14 | 中華資安 | 中華資安9月掛牌 拓展新局 |
中華資安(7765)13日宣布,將於9月轉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以 資安服務上市公司。董事長陳明仕表示,未來營運聚焦擴大自研資安 產品、布局國際市場兩大主軸。總經理洪進福強調,三大產品線今年 全年營收繼續成長,同時透露該公司已技術投資創新領域,布局新資 安業務,包括無人機資安、機器人資安及低軌衛星安全。 中華資安13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母公司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 誠、總經理林榮賜連袂站台,簡志誠以「母以子為貴」期許中華資安 市值從目前120億元邁向150億元甚至200億元邁進。未來中華電信將 循著中華資安模式,逐步將中華電信旗下團隊獨立成立公司,Inven tAI將會是中華電信下半年獨立成立的第一家AI新創。另,影像識別 新創育成團隊已在無人機3D智慧巡檢與交通事件分析做出成績,亦規 劃成立獨立公司。 簡志誠表示,中華資安2017年12月從中華電信獨立時,50位員工從 中華電信「畢業」轉進中華資安,當時中華資安市值僅3億元,目前 已是破百億元市值,為中華電信賺進很多錢。 中華資安上半年營收與獲利雙創歷史新高,營收9.8億元,年增14 %,每股稅後純益(EPS)6.01元,年增12%。洪進福強調,三大業 務支柱「上網資安服務」「資安專業服務」與「資安商品銷售」上半 年同步成長,其中,含長期合約在內的「持續性營收」占比達52%, 這些持續性營收也是毛利較高的業務,為公司提供穩健成長基礎。 為追求規模化及國際化,中華資安積極投入自有產品研發與海外市 場拓展。自研產品已有SecuTex軟體、CypherCom加密通訊系統、資安 眼Horuseyes等,上半年營收年增33%。海外市場上半年營收大幅成 長250%,並已布局亞、美、歐、非四大洲。 <摘錄工商><摘錄工商> | ||
2025/8/14 | 歐都納 | 歐都納拓展五店 營運動能強 |
歐都納邁入創立50周年的里程碑,8月至10月全台將有五家新門市 陸續開幕,並以全新CI品牌識別系統啟動轉型。第一站由高雄五甲店 打頭陣,將於8月16日盛大開幕,隨後高雄SOGO、花蓮、南投等新門 市也將接棒亮相展開營運。 歐都納始終秉持與使用者一起為戶外探索做好準備,成為全方位戶 外探索的領航者為使命,希望能提供更好的服務及產品給消費者。儘 管整體消費市場氣氛保守,歐都納仍對戶外產業長期發展保持正面看 法,隨著未來旅遊與戶外活動需求回溫,戶外用品市場也將逐步回暖 ,此次擴展布局,除了回應消費者對更便捷購物服務的期待,也將成 為帶動品牌成長動能的重要推手。 全新型態的歐都納高雄五甲店,位於南高雄人潮匯聚生活圈重點區 ,導入全新CI識別系統,並重新定義品牌四大核心分眾,包含專業登 山、樂遊戶外、都會休閒、水上活動,致力為不同生活型態與戶外需 求的族群,提供精準商品與服務,結合簡約明亮的陳列動線,讓顧客 能輕鬆找到適合自己的戶外旅遊裝備,加上專業的門市服務團隊,分 享登山經驗與穿搭建議,將全方位升級購物體驗。 開幕期間祭出多項限定優惠與滿額好禮,來店試穿就能獲得精美贈 品,還有舊衣回收換抵用金活動,實踐永續戶外精神,並且與附近杏 一藥局、高雄捐血中心串聯活動,推廣健康生活與公益參與。 歐都納高雄五甲店不僅代表品牌轉型升級的重要一步,更反映在變 動環境中持續穩健前行的信念,未來將持續商品創新、門市體驗及戶 外文化活動推廣,全面展現對戶外市場的深耕與承諾,陪伴消費者走 向每次的山海探索與城市穿梭,豐富更精彩的戶外生活。 <摘錄工商><摘錄工商> | ||
2025/8/13 | 新代科技 | 新代五年計畫 攻AI機器人 |
工具機控制器大廠新代科技(7750),預計最快9月底掛牌上市,昨(12)日舉行集團30周年慶,董事長蔡尤鏗宣布,新代明年將啟動下一個五年計畫,未來新產品會聚焦在Al與機器人上,同時加速海外市場布局,營收朝下一個百億目標前進。 新代昨天舉行「AI機器人及智慧製造平台」啟動儀式,成員除新代之外,還包括東台、盟立等合作廠商。聯盟目標是結合產業資源,應對國際市場與自動化需求。 蔡尤鏗透露,公司正與國內機器人龍頭廠洽談策略合作,初步鎖定機器人控制器項目,全力搶攻機器人商機。他說,人形機器人未來一定看得到,而且進度非常快,不會只有一種樣式,可以預期多元化運用,而新代本身就具備基本條件,極具競爭力。 中國大陸製造業對中高階工具機設備採購需求持續升溫,新代去年合併營收108.8億元,不僅提前一年達成百億營收目標,每股稅後純益更倍增達22.31元。 新代上半年合併營收72.36億元、年增28.5%,創歷史同期新高。 <摘錄經濟> | ||
2025/8/13 | 台灣積層 | 積層製造關鍵技術論壇 20日登場 |
隨著全球製造業迎來轉型升級浪潮,3D列印技術正快速滲透產品開 發、模具製作、及小量生產等環節,成為製造創新的關鍵驅動力。為 協助中小企業掌握最新積層製造應用趨勢與導入策略,3D列印協會將 於8月20日南港展覽館二館S1330論壇區舉辦「2025積層製造關鍵技術 論壇」,邀集產業指標廠商與專家,聚焦最新技術應用、材料選擇、 精度與速度優化、以及從打樣到量產的實戰經驗。 面對製造業數位轉型與少量多樣生產需求日益提高,論壇旨在協助 企業掌握積層製造技術的導入切點,提升產品開發效率與製造彈性, 並因應日趨嚴峻的全球供應鏈挑戰。 論壇議程自13:00展開,將由前3D列印協會理事長Roger擔任開場引 言,接續三場專題演講內容精采,包括馬路科技分享「解放設計限制 :3D列印打造無模化批量製造」、通業技研探討「從打樣到量產:P olyJet、P3、SAF、FDM的選擇與策略」,以及台科大教授剖析「多材 料列印與複合材料列印發展現況與應用」,期盼透過實務經驗的傳承 ,協助與會者掌握市場脈動與導入方向。 本論壇採付費報名制,3D列印協會會員可享優惠票價,名額有限, 報名即日起開放至額滿為止,活動詳情及報名方式請參閱主辦單位3 D列印協會官方網站。 <摘錄工商> | ||
2025/8/13 | 公勝保險經紀人 | 公勝保經 MDRT會員數連冠 |
公勝保經(6028)再創佳績,連續七年穩坐中華徵信所評鑑台灣保 經業冠軍,並於《2025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 5000》中首度躋身500 強,企業經營績效混合排名由去年第583名挺進第274名,金融業經營 績效從第65名晉升至第32名,挺進前50大。 同時,在百萬圓桌協會(MDRT)公布2025年全球百大公司排行中, 公勝保經以614名會員人數連二年奪下台灣保經業之冠、全球排名第 32名,更有103位菁英取得更高標準COT會員資格,展現公司在人才培 育與經營效益上雙重突破。 董事長蔡聖威指出,2025年1至6月公司營收達24.2億元,年增15. 18%,在外部環境面臨IFRS 17、ICS 2.0上路、國際貿易波動及匯率 變化,高齡少子化與財富分配兩極化等多重挑戰下,公勝保經以「業 務專業化、團隊菁英化、客群高端化」三大策略積極布局。 在內部發展上,公司持續深化人才培育,推動五大專業證照制度, 擁有業界最多持證人數,今年更由總經理陳德成率領30位MDRT菁英赴 美邁阿密參加MDRT年會,與全球業界交流學習,拓展國際視野,202 5年則成立「頂尖菁英部」與「頂尖菁英會所」,協助業務打造一流 品牌,與高端客群進行多元互動,完善資產配置服務。 展望未來,公勝保經將持續投入金融科技,提供業務夥伴與保戶一 站式服務,推動公益與永續發展,落實普惠金融,完成2026年達1,0 00位MDRT會員目標,帶領更多夥伴實踐「守護擎愛、創造身價、傳承 財富」企業使命。 <摘錄工商> | ||
2025/8/12 | 立盈環保科技 | 上月業績 立盈+8% 富邦媒-11% |
立盈環保科技(7820)昨(11)日公布7月營收2,776萬元,續創新高,月增8.28%,年增77.34%;前七月營收1.61億元,年增100.89%。 立盈表示,前七月營收顯著成長,主要受惠半導體高階製程持續擴增,帶動其製程中產生的氟化鈣汙泥處理需求。該公司積極提供客戶技術服務解決方案,推升營收持續走高。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富邦媒(8454)昨(11)日公告7月合併營收約81.3億元,月減11.8%,年減4.8%;前七月合併營收605.7億元,年減2.44%。 富邦媒旗下momo購物網表示,總體消費趨於保守、市場競爭加劇,不過平台核心品類仍展現韌性,娛樂、票券、3C等品類維持穩健動能,moPlus會員經濟與聯播網廣告效益同步放大,為下半年旺季鋪陳成長動能。 <摘錄經濟> | ||
2025/8/12 | 永笙-KY | 永笙深耕細胞治療鏈 |
永笙執行長李冬陽表示,永笙將善用台美平台優勢,持續深化在細胞治療供應鏈的關鍵角色,以「品質、平台與規模」三大核心優勢,引領台灣細胞治療走向國際舞台。 永笙生技是台灣唯一、並為美國少數擁有異體公捐臍帶血庫資源的跨國細胞治療公司。過去20年專注於細胞治療產品開發,全球累積超過2,300例移植經驗,並與五大洲逾350家移植醫學中心合作,建立堅實的臨床網絡。 李冬陽表示,旗下臍帶血新藥REGENECYTE,已獲美國FDA批准並取得生物製劑新藥查驗登記(BLA)藥證,成為台灣第一個獲FDA核准的細胞治療產品,為台灣細胞新藥成功進入國際市場奠定基礎。 李冬陽指出,永笙利用橫跨台美兩地的獨特公捐臍帶血庫資源,制定「細胞三箭」營運策略,包括細胞新藥開發、細胞原料供應及細胞保障服務。 在臨床開發方面,永笙目前已啟動兩項利用臍帶血細胞進行的新適應症臨床試驗,在長新冠部分,已完成臨床二期試驗並成功解盲,獲美國FDA再生醫學進階療法資格認定,預計今年啟動臨床三期。此外,急性缺血性中風則是首款以兩劑HLA匹配異體臍帶血細胞設計的療法,將傳統的治療黃金時間從4.5小時延長至九天,目前正在進行臨床二期試驗。 <摘錄經濟> | ||
2025/8/12 | 漢康-KY | 漢康生技研發日 聚焦智慧醫療 運用AI進行新藥開發 |
漢康生技研發日 聚焦智慧醫療 運用AI進行新藥開發,成功打造多功能融合蛋白技術平台,展現腫瘤免疫治療上突破性潛力 致力於開發創新多靶點藥物的漢康生技於8月7日舉行「漢康生技研 發日」,匯聚公司高層管理團隊、研發團隊、外部研究人員,共同交 流在醫藥創新領域的技術、經驗與突破。 漢康生技董事長劉世高帶領漢康展現利用人工智慧(AI)進行新藥 開發的實力與決心,目標為逐步深化AI在藥物研發流程中的應用,邁 向智慧醫藥的未來。人工智慧技術的實際運用,已在公司多個核心產 品及研發項目中展現出卓越成效。 劉世高指出,團隊已成功打造具國際水準的多功能融合蛋白技術平 台,並以實際數據驗證其在腫瘤免疫治療上的突破性潛力。單抗與雙 抗藥物已成紅海市場,而三功能融合蛋白具備更高的成功率與免疫調 控能力,能夠同時作用於多個抑制性訊號,產生「單藥多效」、「多 上加多」的更廣泛多樣的生物學活性,以及免疫學特性,並降低臨床 開發與製造成本。 在HCB101的設計上,團隊運用蛋白質結構預測工具AlphaFold,結 合噬菌體展示技術,成功篩選出親和力提升的改構型SIRPα,以改善 野生型SIRPα對CD47的結合效率。 這一改構不僅增強HCB101的療效,更避免HCB101與紅血球的CD47結 合,確保治療的安全性。 AI技術也被應用於漢康生技其他項目的結構改良上。透過AlphaFo ld結構預測技術,團隊對研發中的HCB30X項目進行了結構改造,有效 降低聚體在穩定性試驗中的產生,高效提升產品的穩定性與品質。 此外,公司還積極發展AI在HCB101生物標誌物探索的應用,務求從 分子層面深化疾病診斷與治療的洞見,雖目前仍在研發階段,但成果 令人期待。 劉世高亦宣布,其關鍵項目HCB101在細胞培養製程的優化上取得重 大進展。透過製程開發團隊進行系統性調整培養基組成與補料策略, 已成功將細胞培養階段的HCB101蛋白產量提升至原先的1.7倍,展現 製程開發的高度潛力與效率。 除傳統補料培養製程(TFB)外,製程開發團隊同步導入強化式補 料培養製程(IFB)技術,整體總產量亦達1.7倍的顯著成長。此外, HCB101蛋白具有高度穩定性,能耐受長時間培養與純化過程中的多重 操作條件,為後續製程開發與商業化放大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初步結果顯示,在優化後的新製程中,HCB101於蛋白質量與回收率 皆與原始製程具高度可比性,更充分實現了產能與製程效率的雙重提 升。 漢康研發團隊表示,將持續優化製程策略,提升蛋白產量與產能, 並針對關鍵製程參數(CPP)與品質屬性(CQA)深入探討,加速臨床 批次與商業製造布局,本次亦公開FBDB平台架構,結合結構生物學, 具備高度設計彈性,已開發多款融合蛋白原型,未來將推進雙功能蛋 白開發。 漢康生技持續結合AI與生醫技術,深化醫藥創新與安全性,目前全 球專利申請已達107件,致力滿足多元醫療需求,實現智慧醫療願景 。 <摘錄工商> | ||
2025/8/12 | 能率亞洲資本 | 台灣創投年會今登場 探討新創投資、產業趨勢 |
台灣創投年會今登場 探討新創投資、產業趨勢,並由總統賴清德頒發創投之星四大獎 由創投公會主辦的2025年台灣創投年會12日登場,將由總統賴清德 頒發給創投之星四大獎,包括「創投經理人獎」得獎人有鄭培毓、楊 曜陽;「新創投資獎」由中華開發資本獲獎;「卓越投資獎」由益鼎 創投、能率亞洲資本獲得;「終身成就獎」則由仁寶集團總裁許勝雄 拿下。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及緯創董事長林憲銘等 ,分別以「資本注入新活水帶動產業新機遇」、「數位引擎啟動:產 業升級與創新加速」及「大企業和新創的互利共贏」發表演說。也有 林憲銘及邱德成展開「QA焦點對談」。 在「資本共創:台灣投資新航海」座談,由創投公會理事長、也是 益鼎創投創辦人邱德成擔任主持人,與談人包括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 長林修銘、中華電總經理林榮賜及櫃買中心董事長簡立忠。接下來有 多場演講,包括環境部部長彭(啟)明談「共築綠色新局:邁向碳中 和時代」;信驊董事長暨總經理林鴻明談「從創業熱情到AI時代新布 局」;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談「矽時代4.0:引領下一波半導體創 新浪潮」;資深紀錄片導演蕭菊貞談「與時代共振:揭開台灣半導體 傳奇」。而在「護國群山再進化:半導體產業的轉型與突破」座談會 ,由今周刊顧問林宏文擔任主持人,與談人有盧超群、林鴻明及蕭菊 貞等與談。 在「台灣生技創投環境與展望」座談,主持人為鑽石生技投資副總 裁黃彥臻,與談人有台杉投資生技基金合夥人沈志隆、中華開發資本 生醫基金總經理吳欣芳等。 接下來由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談「台灣新創島:驅動新創新浪潮」 後,舉行「創業投資驅動台灣產業新熱潮」座談,由資誠聯合會計師 事務所所長暨執行長徐聖忠擔任主持人,與談人有工研院的創投ITI C總經理余宛如、AVA天使創辦人及執行長方俊傑及中華開發資本資深 協理王仁中。 「下一個護國神山-台灣新創拓展全球」座談則由數位轉型學院共 同創辦人暨院長詹文男主持,與談人有奔馳科技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 吳建斌、MetAI宇見智能執行長余泰萬及東聯互動執行長吳侑勳等。 最後壓軸的是「華爾街大舉進入加密貨幣市場:台灣政策與新創如 何追上世界的Web3腳步」,主持人為紅樓資本董事長楊曜陽,由Asc ent集團全球客戶服務主管Tan Wei Xiang、BitGo資深執行董事Ivan Chan、IVC合夥人Ann Chien及紅樓資本共同創辦人Ivan Li等人出席 與談。 <摘錄工商> | ||
2025/8/12 | 能率亞洲資本 | 能率亞洲 Q2每股賺0.49元 帶動H1轉盈,H2樂看更多投資部位發酵 |
能率亞洲(7777)董事會通過第二季財報,第二季單季每股稅後純 益(EPS)0.49元,帶動上半年轉虧為盈。 上半年EPS 0.13元,其中第一季受美國關稅等不確定因素影響,連 帶造成投資部位評價損失,導致第一季EPS為負,第二季隨總體經濟 大環境明朗,台股重回2萬點,加上多家未上市櫃投資部位,陸續進 入或準備進入資本市場,預計下半年多個投資部位也會有更多好消息 出現。 能率亞洲為台灣永續型創業投資基金,以數位轉型為投資核心,專 注機器人、AI、高階醫療、新能源車等產業。該公司在今年陸續投資 美國人型機器人Agility Robotics等相關公司,希望將美國機器人產 業技術帶來台灣,引領台灣機器人新創產業發展,並將於9月中下旬 邀請美國人型機器人創辦人之一JonathanHurst來台進行一連串拜訪 及探討人型機器人的發展,期待帶給台灣新創產業更多想法與創新。 此外,能率亞洲所投資的皇家可口(代表產品為杜老爺冰品)也在 本月初通過上市審查,預計最快10月由興櫃轉上市;而日本IP動漫相 關的智寶國際規劃於9月底前申請登錄興櫃,智寶近期陸續發表,如 FINAL FANTASY XIV、LollipopChainsaw 2等遊戲。 <摘錄工商> | ||
2025/8/12 |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 | 興櫃7月營收前十 AI、成衣股最靚 |
興櫃市場7月營收前十大排名出爐,延續中長期成長趨勢的AI概念 股與復甦題材的成衣產業表現亮眼,尤以鴻勁(7769)、永擎(771 1)與振大環球(4441)三檔同時呈現年月雙增,展現市場景氣回暖 與產業成長動能。興櫃營收常勝軍遠雄人壽(5859)在6月因匯率急 升與避險成本大增導致營收出現-7.91億元赤字,但7月順利轉正,以 97.03億元重返營收冠軍寶座,雖前七月累計營收仍年減30.79%,但 回穩跡象受到市場關注。 根據統計,7月全數357檔登錄興櫃公司中,有106檔繳出年增與月 增雙增的成績,占比29.6%,與6月持平,顯示在台股維持高檔震盪 、國際景氣不確定性仍存的情況下,仍有近三成公司營運動能向上。 在前十大榜單中,AI與自動化相關的鴻勁與永擎持續受惠於全球伺 服系統與運動控制需求增長。鴻勁7月營收26.12億元,年增112.42% 、月增1.77%,前七月營收154.09億元、年增130.44%,成長幅度居 前十大前茅;永擎則繳出13.32億元的單月營收,年增79.34%、月增 25.74%,累計前七月營收122.07億元、年增達274.59%,顯示AI伺 服器投資持續推升業績。 成衣產業方面,振大環球受惠國際品牌訂單回流與成衣需求復甦, 7月營收7.73億元,年增6.81%、月增4.13%,前七月營收41.99億元 ,年增40.19%,反映服飾市場庫存調整告一段落後的回補力道。其 他入榜公司中,燁聯7月營收26.60億元,雖年減31.92%,但仍穩居 次席;東方風能在離岸風電與綠能需求支撐下,單月營收12.25億元 、年增65.23%;新代則受自動化設備需求支撐,7月營收9.48億元、 年增7.98%。 法人分析,興櫃前十大營收公司呈現兩極化走勢:一方面是AI、自 動化與綠能等長線趨勢支撐的高成長企業,持續吸引市場資金關注; 另一方面則是傳產或金融類企業雖面臨短期壓力,但營收規模與市場 地位穩固,仍具防禦性。隨全球景氣逐步回溫、下半年進入傳統電子 旺季,加上政策推動能源轉型與製造升級,興櫃市場中具產業趨勢支 撐的企業,營收成長動能可望續至年底。 <摘錄工商> | ||
2025/8/12 | 振大環球 | 興櫃7月營收前十 AI、成衣股最靚 |
興櫃市場7月營收前十大排名出爐,延續中長期成長趨勢的AI概念 股與復甦題材的成衣產業表現亮眼,尤以鴻勁(7769)、永擎(771 1)與振大環球(4441)三檔同時呈現年月雙增,展現市場景氣回暖 與產業成長動能。興櫃營收常勝軍遠雄人壽(5859)在6月因匯率急 升與避險成本大增導致營收出現-7.91億元赤字,但7月順利轉正,以 97.03億元重返營收冠軍寶座,雖前七月累計營收仍年減30.79%,但 回穩跡象受到市場關注。 根據統計,7月全數357檔登錄興櫃公司中,有106檔繳出年增與月 增雙增的成績,占比29.6%,與6月持平,顯示在台股維持高檔震盪 、國際景氣不確定性仍存的情況下,仍有近三成公司營運動能向上。 在前十大榜單中,AI與自動化相關的鴻勁與永擎持續受惠於全球伺 服系統與運動控制需求增長。鴻勁7月營收26.12億元,年增112.42% 、月增1.77%,前七月營收154.09億元、年增130.44%,成長幅度居 前十大前茅;永擎則繳出13.32億元的單月營收,年增79.34%、月增 25.74%,累計前七月營收122.07億元、年增達274.59%,顯示AI伺 服器投資持續推升業績。 成衣產業方面,振大環球受惠國際品牌訂單回流與成衣需求復甦, 7月營收7.73億元,年增6.81%、月增4.13%,前七月營收41.99億元 ,年增40.19%,反映服飾市場庫存調整告一段落後的回補力道。其 他入榜公司中,燁聯7月營收26.60億元,雖年減31.92%,但仍穩居 次席;東方風能在離岸風電與綠能需求支撐下,單月營收12.25億元 、年增65.23%;新代則受自動化設備需求支撐,7月營收9.48億元、 年增7.98%。 法人分析,興櫃前十大營收公司呈現兩極化走勢:一方面是AI、自 動化與綠能等長線趨勢支撐的高成長企業,持續吸引市場資金關注; 另一方面則是傳產或金融類企業雖面臨短期壓力,但營收規模與市場 地位穩固,仍具防禦性。隨全球景氣逐步回溫、下半年進入傳統電子 旺季,加上政策推動能源轉型與製造升級,興櫃市場中具產業趨勢支 撐的企業,營收成長動能可望續至年底。 <摘錄工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