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各國交易所本益比的計算方式不同,常有投資評價無法統一情況發生,證交所特別在9月底的法國舉行的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of Exchanges, WFE)統計諮詢小組會議,針對世界主要交易所本益比計算方式差異作完整報告,並提案建議WFE應統一本益比計算標準及增加提供每月統計資料,獲得與會代表肯定。
證交所建議的本益比計算方式如為整體市場本益比=總市值/上市公司總損益,其中財務資料之選用期間是採用最近公告四季稅後純益滾動式計算,上市公司損益負數之處理方式則全部納入計算。
由於現行全球交易所大部分每月均各自公布本益比,但定義不統一,無法作跨市場比較,雖然本益比之計算公式同為市值除以損益,惟各市場對於標的證券之計算範圍、財務資料選用期間及損益負數處理方式迥異,因而衍生出不同的計算方式。
證交所說,建議方式仍應考量各國財報的公告周期是否能適用,因此也建議WFE將本議題納入年度問卷,詢問各國目前之計算方式,以及財報之公告周期,將待問卷結果再與WFE商議最佳方案。
若證交所建議的統一本益比的計算標準能付諸實現,各市場本益比資料可即時反映獲利情形,便於跨市場籌集資金;交易所也因透明度增加,可吸引潛在的投資者及外國公司申請上市,達到三贏的局面。<擷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