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研究發現,香港多年前已嗅到大陸市場商機,發展相關產品,台灣與大陸市場連結關係加深,未來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市場將朝布局大中華,掌握國際趨勢方向發展,或可以香港作為參考。
香港交易所發展ETF商品至今已邁入第14年,藉由積極與各指數業者合作,開發連結不同國家或標的指數,活絡市場產品線及流動性,加上為ETF市場所建構的完善制度與投資環境,給予投資人足夠信心。
2012年中國大陸開放部分香港業者取得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格,全球首支人民幣與港幣共同計價ETF(嘉實MSCI中國A股指數ETF)正式於港交所上市,使香港成為全球ETF發展雙櫃檯的先驅。隨著雙櫃檯產品推出,2012年香港ETF市場資產規模達275億美元,占整體亞洲市場22%,僅次於日本。
港交所日均成交值前5大ETF有3檔投資於大陸股票,第4位的「南方 A50(R)ETF」因連結標的為大陸A股,且得以港幣與人民幣交易,具投資吸引力,為RQFII產品成功代表。
證交所指出,1999年香港首支ETF盈富基金上市,2001年發行首支投資中國市場ETF,。2012年大陸開放香港RQFII額度後,港交所進一步推出直接連結A股ETF,成交值市占率突破6%。
台灣可參採香港ETF成功的先例,配合未來RQFII額度開放,活絡資金流動。<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