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0日西德州原油期貨發生負油價異常事件,元大投信為保護基金資產而調整元大S&P原油正2 ETF(下稱元大原油正2)之投資策略,事後部分投資人質疑該舉措合理性。元大投信表示,4月時原油市場情勢險峻,國際相關原油期貨ETF發行公司皆有採行緊急應變措施,所以元大投信為維護基金資產及保障既有投資人權益,不得不採行將元大原油正2基金持倉部位,由近月期貨轉倉至遠月期貨,及調降曝險部位之緊急應變措施。
元大投信表示,近期仍有部分投資人對元大原油正2調整投資策略之合理性提出質疑,惟4月20日西德州輕原油5月期貨契約發生史無前例之負油價極端事件,期貨市場爆發恐慌賣壓,4月21日西德州輕原油6月期貨盤中更大跌68.18%,若元大原油正2當時未立即調整投資策略,將部位轉倉至遠月期貨契約,則以4月20日原油正2基金規模約新台幣(下同)34.4億元與持有166.66%曝險部位來計算,基金資產將出現-113.63%的損失,基金資產瞬間立刻化為零,且淨值根本變成負數而無法繼續營運存在。
投資人宜就此不調整投資策略所生基金負值的結果,思考是否能接受而不質疑?再者,依該基金信託契約第十六條第一項規定,期貨信託公司基於基金流動性風險或資產管理之考量,可將基金資產交易非標的指數成分期貨契約或投資有價證券,並依期貨信託公司的專業判斷,在特殊情形下,為分散風險、確保基金安全的目的,投資的比例得不受限制。
因此,元大投信為因應期貨快市急遽變化,緊急將部位由6月期貨契約轉倉至12月期貨契約,不論於法、理、情均屬為保住基金資產安全,所不得不採取之專業暨適當作為,正當性無疑。
元大投信將元大原油正2部位由6月期貨契約轉倉至12月期貨契約,部分投資人另質疑為何轉至如此遠的期貨契約?以致負油價過後,5月至6月油價上漲時,元大原油正2淨值仍無法跟上。
對此元大投信表示,該基金持倉部位之所以轉至12月期貨,最主要是原油期貨快市導致:1、近月期貨恐無法交易之風險;2、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調高期貨原始保證金;3、當時西德州6月至12月之原油期貨合約中,12月期貨合約不論在成交量或是未平倉口數均為其中之冠,從而出於避險、保證金維持率與流動性等三點考量,轉倉至12月期貨契約,是於當時必要且正確決策。
上述就避險來說,近月期貨對於原油行情的波動最為敏感,且當時國外期貨商已陸續警示國內期貨商可能會限制近月期貨契約的新倉委託,如仍持有近月期貨契約,後續進行部位調整時,恐面臨無法交易窘境。其次,自3月初油價崩跌以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多次調高期貨原始保證金,導致元大原油正2交易西德州原油期貨的保證金維持率嚴重不足。
元大投信經評估,2020年6月期貨契約至2020年12月期貨契約,僅12月份西德州原油期貨契約可提供最高之保證金維持率。最後,就流動性考量,經檢視西德州2020年6月至12月原油期貨合約,12月期貨合約不論在成交量或是未平倉口數均為其中之冠,基於以上三點考量,故將元大原油正2部位轉至12月期貨合約。
與全球主要西德州原油槓桿期貨ETF比較,元大原油正2遭逢負油價事件之因應策略亦與國際同業一致。ProShares Ultra Bloomberg Crude Oil ETF(UCO),當時將基金期貨部位由近月(6月)轉倉至9月與12月,並以12月為主;迄今UCO之持倉部位仍未調回近月期貨,以今年12月與明年6月為主要持倉標的(見表)。另一檔BetaPro Crude Oil 2x Daily Bull ETF(HOU)則在4月22日直接宣布暫將部位曝險調至一倍迄今。
謹此,元大投信再次強調共同基金之操作原則,以大多數投資人利益為依歸,因此元大原油正2與海外西德州原油槓桿ETF在遭遇異常市況,其操作均以維護基金存續為第一優先,所調整之投資策略,皆係為維護基金資產與投資人權益之緊急且必要的應變措施。<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