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商積極開拓新業務,希望增添業務員多元收入,也能增加財經學子就業選項,除了既有的股票、權證交易,我國證券商參考新加坡經驗,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單日槓桿證(DLC)」的產品業務需求。
DLC(DailyLeverageCertificate)是提供追蹤標的物(如股價指數及個股等)每日報酬的固定倍數,屬於輕度槓桿工具且短期投資工具。
證券商參考新加坡、香港、南韓的市場經驗,規畫新商品單日槓桿證在台發行的可行性,包含商品規格、流動量提供者及停損緩衝機制等相關制度。
券商指出,DLC與權證及固定槓桿商品都是證券的衍生性金融工具,投資門檻低,不須繳付保證金,最大損失是所支付的權利金,評價模型簡單透明,不受存續期間遞減或隱含波動率的影響,且有特別的停損緩衝機制,近年來深受歐洲市場歡迎,亞洲地區如新加坡是在去年7月上市。
根據目前設計規畫,DLC價格表現,與標的當日波動幅度連動,同時要扣除相關費用成本,包含有融資成本、避險成本與管理費用,以及避險調整成本。
舉例來說,做多3倍槓桿的DLC發行價格為1元,當標的物價格上漲1%,3倍槓桿DLC價格就會相對應上漲3%。
因此,在發行前1日(T日)標的收盤價100元,發行當天標的收盤價(T+1日)為102元,代表漲幅2%,而商品本身的避險交易成本計3%,年化融資成本及管理費分別為1.5%及0.5%,則DLC發行當日收盤價就會是1X(1+2%X3)=1.06,在扣除相關成本費用後則為1.0594元(小數點進位後第二位為1.06元)。<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