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2年,安永表示,台灣整體經濟政策仍持續朝健全股市發展 ,雖然2020∼2021年受疫情影響,IPO家數皆不到30家,但隨著疫情 受到控制,目前IPO動能陸續開出,像是排隊申請上市、上櫃企業數 分別為11家、13家,主要以半導體與電機機械業為主,樂觀看待202 2年IPO家數可達到50家。
今年我國IPO動能明顯回溫,截至12月中,我國共有14家掛牌上市 ,較2020年增加三家,但籌資金額達新台幣229.67億元,較上年度增 加1.75倍,籌資額最大為科技業「力積電」,另有三家KY股公司合計 籌資67.98億元。而我國今年上櫃市場則有13家掛牌,較上年度少5家 ,籌資額為71.21億元,較去年成長13%。
今年我國籌資額前五大企業包括半導體大廠「力積電」(76.9億元 )、車用電池模組廠「AES-KY」(47.82億元)、電感廠「臺慶科」 (18.42億元)、正崴集團子公司「森崴能源」(17.22億元)、運動 品牌鞋類供應商「志強-KY」(14.48億元),其中僅臺慶科為上櫃, 其他四家皆為上市。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部營運長黃建澤指出,今年在我國上市 櫃企業有11家為科技業,共籌資192.2億元居冠,另16家上市櫃企業 以生技醫療業5家、14.74億元,還有工業二家、14.8億元。至於我國 興櫃市場也有71家,逾六成為科技業、生技醫療業,顯見其為主要I PO產業,除產創條例有智慧機械、5G投抵、生技新藥條例有望再延長 十年並擴大範圍等政策利多外,受惠於台商資金回流、中美貿易戰與 疫情因素,擴廠需求增加都反映在IPO市場募資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