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成交量低迷,周轉率又創新低,金管會昨(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主動發新聞稿強調,將透過五大措施提振市場流動性。
五大措施第一項是擴大當沖交易標的範圍;第二、推動證券商辦理客戶定期定額方式購買個別股票與ETF(指數型股票基金),以提升小額投資便利性;第三、檢討保險業風險資本額制度;第四、請證交所提供證券商活絡量能獎勵措施,第五、鼓勵並推廣機構法人參與國內成分股ETF等。
台股10月周轉率4.39%,寫下歷史新低紀錄。昨天台股更是創下今年以來第三低量。
不過,金管會強調,台股日均量減少情形相對溫和,且統計至9月底為止,初次上市櫃家數都較前期成長,今年以來成長33%,表現優於香港、韓國。
此外,台股集中市場今年以來日均量792.6億元,年衰退15.97%,減幅與韓國的16.61%相近,並且還遠低於香港減幅40.68%、上海的減幅66.17%。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周惠美說,台股昨日成交量低迷,主要是美國總統大選在即,加上聯準會升息疑慮等因素,使市場瀰漫不確定心理。
周惠美強調,成交量萎縮是全亞洲市場普遍的情形,並非台灣獨有,這與全球政經形勢息息相關,台股基本面良好,投資人一定要有信心。
金管會最快11月中旬將擴大當沖交易標的範圍,從目前的可信用交易標的,擴大到可借券標的,預計增加23檔股票等。不過,法人表示,可當沖交易標的占集中市場市值,已高達98%,增加23檔,權重頂多上升至99%左右,對台股助益可能不大。
周惠美表示,預計明年年中以前,券商會陸續推出定期定額買股服務。<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