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成交量低迷,首當其衝的就是證券商。10月全台證券商據點跌破900家,市場人士指出,愈接近年底,券商的縮編動作會愈大,證券業整併裁員潮山雨欲來。
台股成交量萎縮,因此無法「養活」這麼多從業人員,券商第一個因應動作就是裁減據點。在市場競爭激烈及微利化的壓力下,各家券商陸續裁減旗下績效不佳或經營地區相近的據點,展開嚴酷的淘汰賽。
證交所統計,證券商公司總公司家數從全盛時期超過300家,至10月底僅剩77家,證券商分公司家數近三年來更從931家跌至894家。
今年以來裁併的證券商,除了有外資巴克萊證券、花旗環球與花旗證券合併、台灣工銀證券售讓給永豐金證券,中部區域型專業證券經紀商台安證券,則是以營業讓與方式將業務移至兆豐證券。另一家光和證券,也向證交所申請年底前結束台北分公司的營運。
至於各分點的裁撤,以富邦證為例,因應電子交易及財富管理的趨勢,加上地緣相近考量,今年的組織重整計畫,將把旗下55個營業據點整併成50個,以強化企業競爭力。群益金鼎證總經理趙永飛強調,未來努力目標就是提高管理費收入比重。
證交所分析,證券商據點減少,除了成交量萎縮,也與電子交易大行其道不無關係。(記者朱美宙、王皓正、張?文、趙于萱)<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