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台股量不振影響,證券商獲利明顯衰退,除積極尋求轉型外,也進行「開源節流」策略,近年來營業據點不但大幅縮減,很多營業員也因為薪資縮水,或業績無法達標,紛紛選擇離職轉行,而目前市況不佳,證券業新血難求,營業員出現斷層,因此陷入「缺量、缺錢、缺人」的三缺困境。
據了解,過去台股成交量維持千億,券商營業員薪資基本都能維持在5∼6萬元水準,但近年台股量縮情況嚴重,薪資水平至少掉了4成,僅剩3萬元上下,使得部分營業員為維持生活開銷,必須利用下班後的時間開Uber或兼職其他工作。
此外,近年來散戶進出股市意願明顯降低、電話下單比重增加、手續費殺價競爭等,再加上交易大戶主動要求退佣,甚至已「砍到要跟主管申請」,都嚴重影響營業員收入,這也讓以經紀業務為重心的中小型券商,只能慘澹經營。
證交所統計,從民國100年以來,除103年因各券商開始衝刺財管業務,營業員逆勢小增62人外,其餘每年都以數百人的速度在減少,今年前9月已減449人。
永豐金證券董事長陳惟龍指出,以目前市況來看,證券商若未具備經濟規模、創新發展、多角化經營等3條件,將更難以生存,實體據點無法創造獲利,在Fintech發展下,未來數位券商的概念會越來越盛行,營業員也必須轉型成理專,從傳統接單業務衍生到主動開發客戶及商品。<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