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開放證券商辦理客戶定期定額方式購買個別股與ETF,台灣證券交易所說明,希望能吸引長線穩定的資金進入台股,將採取預收款券的方式辦理,最快在年底前可開辦。
證交所副總經理簡立忠指出,為協助投資人長期投資股市,避免追高殺低的風險,並擴大證券商經營範圍,規劃以「現行綜合交易帳戶」與「財富管理信託」兩種方式,開放證券商辦理定期定額買股。
根據證交所規劃,台股近1,700檔上市櫃股票及ETF都是開放標的,但不一定每檔個股都會被證券商納入定期定額投資方案中。證券商依照與客戶的約定與業務規劃可自行篩選標的,但投資標的須以長期投資為前提,排除權證、槓桿與反向ETF。
金管會在開放新制後,不乏有市場人士批評何不直接推行零股交易,但證交所說,在現行制度下,零股買賣不一定能夠順利交易,有時會買不到;但在新制下,證券商可以運用自有資金專戶在交易當天買進整數交易單位,再將零股分配給投資人,只要投資人與券商簽訂定期定額合約一定買得到,方便性大幅增加,也可以比照共同基金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吸引長期且穩定的資金進入台股。
證交所規劃,證券商為定期定額投資而買進的股票,要放在綜合交易帳戶內,但該帳戶僅得分配當日成交股數,且為避免爭議,該帳戶不可以提前買進持股,當日剩餘零股也不得於日後再進行分配,證券商的專戶分配剩餘零股僅能自行賣出。
證交所表示,這套制度是在既有的制度架構下推出的新制,證券商的電腦系統也不用因此大幅修改或重新設置,由於證券商約須三至六個月的準備期,新制最快在年底前可上路,希望能培養投資人投資理財之習慣及概念,進而達到吸引更多年輕散戶投資人的目的。<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