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今年下半年將有數種新型態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推出,包括商品期貨ETF、槓桿/反向ETF等新商品,同時也有新制度引入,未來包括每檔上市ETF至少要有一家流動量提供者,須擔負基本報價義務。
證交所日前擴大舉辦「103年度第2季ETF發行人暨參與證券商座談會」,除ETF發行人與潛在發行人,也第一次邀請ETF參與證券商及流動量提供者與會座談,期透過更多意見交流,參與證券商更積極推廣,使ETF市場成長擴大。
證交所總經理林火燈指出,今年主管機關政策開放的速度很快,對市場的發展是非常正面的,證交所也將持續開發更多樣的ETF商品,讓投資人有更多的投資策略配置商品,激起投資人的熱情,進而帶動市場成交量的提升。
證交所副總經理黃乃寬致詞時表示,ETF發展至今已逾10年,近期在主管機關法規快速鬆綁與政策積極開放下,證交所亦配合加速推動商品創新、多元化,今年將有數種新型態ETF推出。
會議中證交所企研部先就近期業務進展及前次會議辦理情形簡報,從商品面、制度面及宣導面說明今年的業務規畫。
隨後由元大寶來投信執行副總黃昭棠,從市場特性與交易策略,說明商品期貨ETF、槓桿/反向ETF的推出,將使投資板塊漸趨完整;另富邦投信經理廖崇則介紹其所規畫發行的中國A股槓桿/反向ETF。
此外,證交所交易部也介紹流動量提供者新制暨獎勵措施,新制包括每檔上市ETF皆至少要有一家流動量提供者,且流動量提供者須擔負基本之報價義務,訂有獎勵措施。
但若違反也有相關的處分,期能透過改善報價制度及獎勵措施,增進ETF的流動性。在最後的業務討論時間,證交所與與會業者亦就新種ETF相關議題進一步交換意見。<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