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公司治理中心與中華公司治理協會,昨(26)日舉辦「促進台灣市場推動公司治理前進」交流會,邀請證券主管機關、證券周邊單位、四大基金等代表出席。
期鼓勵台灣市場機構投資人更積極行使權利,發揮市場監督力量,進而提升資本市場公司治理水平。
證交所公司治理部經理鄭村致詞時表示,主管機關去年所發布的公司治理藍圖,將促進股東行動主義列為五大計畫項目之一,並已採行多項措施落實股東行動主義。
他說,例如為改善公司股東會過於集中,限制每日召開股東會家數上限120家;逐步擴大實施電子投票,今年採電子投票的上市公司達 190家,占比逾2成;並鼓勵董監事選舉採候選人提名制等。
隨後由英國愛馬仕股權所有權諮詢服務(Hermes EOS)公司治理部總監Dr. Hans Hirt專題演講,Dr. Hirt提到機構投資者與接受其委託的基金經理人存在衝突問題。因績效與風險的衡量時間方式不同,前者著重財務模型與獲利資訊取得,後者除關心投資獲利外,也應重視被投資公司公司治理、策略、風險控管及對待利害關係人。
Dr. Hirt並談到董事會績效評估日益受到重視,尤其董事會成員的遴選,找到合適的專才,才能因應公司因外在環境或是公司策略改變所面對的挑戰,這也是他參加鴻海股東會時,對董事長郭台銘提出來的意見。
最後談到日本今年發布的股東責任管理守則(stewardship code) ,這是日首相安倍振興經濟方案的一環。
此守則是仿英國制度,要求簽署的機構投資人,要明訂參與股東會政策並披露投票情況,積極參與公司管理,最終目的是改善公司體質,促進經濟發展;馬來西亞也將在近日推出。
與會的機構投資代表也表示,資訊揭露評鑑、中華公司治理協會評量及民間企業社會獎項評選,例如天下雜誌、遠見雜誌等,都會納入選股標準。 <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