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會日期過度集中,一直廣受詬病。證交所總經理林火燈表示,避免日期集中,目的是讓股東能夠參與股東會,提升股東會品質。要根本解決問題,除持續推動日期分散,也要進一步完善電子投票、提名制、逐案表決、股東會前資訊公開等配套措施,相信做好這些,日期集中問題也能跟著改善。
證期局證券交易組組長呂淑玲表示,國內股東會日期集中情形相當嚴重,2008年時甚至出現630幾家公司同一天開的「空前盛況」,嚴重影響股東參與股東會的權利,直至2010年證交所祭出「上市、上(興)櫃公司股東常會開會日期事前申報機制」,規定須上線登載日期、每日召開家數不超過120家,情形才有改善。
呂淑玲指出,今年登錄在3、4月召開股東會的公司只有20家,5月有120家,6月高達1,617家,其中有七天達到每日召開家數上限120家,股東會日期仍過度集中於6月下旬,未達到預期目標,未來仍將透過逐步引導以分散日期。林火燈表示,除申報機制,目前證交所發布的公司治理評鑑,也將股東會召開日期作為評鑑指標之一,鼓勵公司只要在5月底前開完股東會就可得分,希望解決日期集中問題。
造成日期集中的主因,林火燈認為,和國內看黃曆、挑吉日的文化脈絡有關。政治大學特聘教授劉連煜則認為,有經營者想藉此避免「職業股東」出席。
該如何解決問題?針對經營者對「職業股東」的疑慮,劉連煜指出,雖公司面對「職業股東」要脅不法利益,應堅定不退讓,才能讓「職業股東」不會再來,也保護其他股東權益。
林火燈則認為,除了電子投票外,應進一步完善董監事提名制、逐案表決以及召開股東會前的所有準備,才能提升股東會運作品質。<擷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