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為推廣ETF及指數投資,昨(8)日舉辦「機構法人ETF與指數投資策略研討會」。證交所董事長李述德致詞表示,隨著產品越來越多元化,交易機制日益完備,至4月底止,證交所自行或與國外機構合作編製的指數有46支,有21檔ETF商品上市交易,資產規模達1, 200億元。
李述德並透露,近期在指數及指數化商品的創新發展,指數方面, 證交所預計在8月推出企業社會責任系列指數「臺灣高薪100指數」,未來還將持續研議編製跨市場部分集合指數。
此外,在ETF方面,則將推出期貨ETF及槓桿/反向ETF,下半年並將實施流動量提供者新制。
證交所昨日研討會,邀請國內投信、證券商及國際指數公司等業界專家齊集一堂,以專題座談會方式,分享對臺灣ETF市場、國際指數發展及最新指數化投資趨勢與交易策略運用。
元大寶來投信執行副總黃昭棠介紹臺灣ETF市場即將出現的革命性創新商品-追蹤商品期貨指數的「期貨ETF」,以及提供單日倍數報酬的「槓桿2倍/反向1倍ETF」基本概念、架構、特性、風險和運用方式。
黃昭棠表示,未來投資人除了一般股票型及多頭型ETF,還可以搭配使用創新類型的ETF,打破風險與報酬的傳統觀念。
復華投信協理許家榮與投資人分享資產配置秘訣,他建議投資人可以利用景氣指標確認各類金融資產的長期趨勢轉折,然後再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及風險承受度,運用各資產對應的ETF,快速進行不同資產間的比重配置、轉換或大規模部位調整,不僅可有效提升投資效率,且對證券市場穩定度影響最低。
中証指數公司總監宋雨紅表示,大陸自2002年開始發展指數及指數化商品,目前指數化商品已在基金市場占有重要地位,在89家基金公司當中,就有61家發行指數化商品,占比相當可觀。
中証指數公司總監宋雨紅並說,目前中証指數編製逐漸朝向其他資產類別及海外授權發展,未來將持續完善指數體系、重點發展主題和策略型指數,並與其他機構進行指數合作業務,擴大服務範圍。 <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