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在一項座談會中建議,地上權產品收益高且穩定,值得考慮開放;另有與會業者建議,不動產證券鑑價可考慮由目前實審查,改為國外採行鑑價的複審制度。
為活絡我國不動產證券化市場,台經院日前舉辦「活絡我國不動產證券化市場之課題與挑戰」座談會。
證交所副總經理楊朝榮在座談會中表示,2012年國際REITs市場熱絡,星、日不動產指數都大漲逾50%,港、英漲幅也超過30%,截至 2013年9月全球REITs總市值已超過1兆美元。
但反觀台灣,2005年首檔REITs上市曾引起申購熱潮,迄2007年止計有7檔上市、1檔上櫃,惟金融海嘯後,上市檔數未新增,且有1檔上市及1檔上櫃REITs清算。
與會的基泰建設代表說,不動產證券化市場推動,需考慮流通性、收益性與保障性。開發型的不動產證券化是否符合投資人需求,持保留態度。開發型不動產證券化,應以公司型態,採取私募、不動產資產證券化(REAT)方式推動較合宜。
與會專家表示,投資人投資不動產證券化,是為追求固定收益,或是未來增值。開發型的不動產證券化,因風險較高,不一定適合市場中的REITs固定收益的投資人。
專家說,現行不動產證券化商品報酬率多在3%以下,投資人無法享受不動產未來增值,因而降低進入不動產證券化市場意願。
內政部地政司表示,地政司是審查流程末端,機制的建立需跨部會合作,若可使審查更有效率,地政司將配合辦理。 <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