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表示,自今年7月1日起,將盤中撮合循環秒數由20秒先調整至15秒。新制實施後,個股買賣價量資訊揭示次數增加、價格波動度明顯降低。
證交所表示,為推動逐筆交易,以提升交易效能、與國際制度接軌,並使證券商及投資人漸次適應資訊揭示頻率,臺灣證券交易所規畫分3次調整盤中集合競價撮合循環秒數,自今年7月1日起,將盤中撮合循環秒數由20秒先調整至15秒,預計到103年下半年將盤中集合競價撮合循環秒數縮短至5秒。證交所表示,自今年7月1日起,將盤中撮合循環秒數由20秒先調整至15秒,經比較實施前後1個月的結果顯示,臺灣50指數成分股委託及成交筆數、張數均增加。
而臺灣50指數成分股之買賣價量資訊揭示次數,相較於中型100成分股或其他股票增加比例最高;分析原因,應該係臺灣50指數成分股之交易最為活絡,中型100成分股及其他股票通常需要較長時間始有委託或成交資訊,因此,縮短循環秒數對臺灣50指數成分股之效益較為明顯。證交所並補充說明,由於新制係從102年7月1日起實施,實施前後之比較期間較短,且該段期間亦不排除可能受6月底證所稅修正,以及7月除權息旺季等季節性因素影響,因此,相關效應有待更長的時間觀察、比較。<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