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李董事長述德今年初甫上任時,即指出證交所的發展願景在於流通證券、活絡經濟。雖然一般認為資本市場的價值鏈在於上市、交易、結算及資訊,但有價證券借貸業務對於流通證券、活絡經濟均有很大的貢獻;目前借券餘額已累積逾660萬張。
證交所表示,所謂有價證券借貸,係指出借人暫時將有價證券移轉予借券人,並收取擔保品之行為,一般可區分為證券驅動借券及現金驅動借券。自民國92年證交所建置借券系統以來,借券業務對「流通證券、活絡經濟」的公司願景一直作出重大貢獻。具體言之,借券人借入股票,用於賣出、避險或套利(證券驅動借券),可增加市場流動性、強化價格效率並提升市場品質。
證交所表示,當借券人借入未持有證券並在市場賣出時,可增加標的證券的供給,從而增加市場流動性。另外預期市場將有反向變動時,持有現貨或衍生商品多頭部位的借券人亦可透過借券賣出規避風險。
此外,當表彰同一標的的不同現貨或衍生商品價格出現乖離時,借券人亦可透過借券賣出進行套利,從而使價格關係回復正常,強化價格效率。而透過借券賣出所進行的避險或套利均能提升市場品質。
另一方面,外資出借人以台股作為擔保品,在海外借入資金(現金驅動借券)可降低其資金成本約50至100BP(即年利率0.5%至1%)、進而增加財務槓桿及買進動能。不論證券驅動借券或現金驅動借券均對「流通證券」具正面幫助。
而在「活絡經濟」方面,借券業務亦可間接提高上市企業籌資效率。其原因在於:上市櫃公司有新的籌資活動時,如果認購人不限於現有股東時,新股認購價格的折價幅度會小於認購人僅限於現有股東之現金增資。如果標的股票有活絡的借貸市場,且認購者能夠以新認購證券回補其借券賣出空頭部位時,新股認購價格的折價幅度會進一步縮小,降低上市櫃公司的資金成本,讓企業籌資更便捷。
此外,借券除為中長期投資人賺取了豐碩的出借收入,強化整體投資報酬,也為中介機構,包括證券商、保管銀行等,賺取了借貸服務費收入,對「活絡經濟」亦有貢獻。此外,國內證券商由於掌握本身或客戶券源,從事借券業務對其證券商業務國際化亦有幫助。 <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