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ETF蓬勃發展,發行業者已由大型投信擴散到中小投信,國票華頓投信去年進軍,以期貨信託型ETF主攻小眾市場,未來將增發利基的股票及債券類商品,打造另類投資組合。
國票華頓投信前身是華頓投信,2011年成為國票證券100%持有子公司,在今年6月更名為國票華頓投信。過去華頓基金訴求少而精,以主動式商品來說,檔數雖然不多,但有熱門的新興債、目標到期債券基金。台股基金也數度在近年季度評比中,繳出前十績效。
去年看好ETF快速發展,國票華頓以「華頓S&P黃豆」(00693U)進軍,下半年又加發連動原油期貨的華頓S&P布蘭特槓反ETF,一開始便以難度高的期貨信託類商品開拓市場,令人耳目一新。
鎖定小眾市場
國票華頓投信期貨信託投資營運部主管江明鴻指出,他們準備加入ETF發行是2016年,全球ETF出現進一步突破,以最成熟的美國來看,不只累積可觀規模,投資人交易ETF占比達二、三成。台灣ETF也是歷史悠久,這幾年才爆發,未來跟進歐美走向成熟發展,大有可為。
不過,台灣ETF發展進程,大投信囊括大半市場,商品也發得很多,是後進業者一大挑戰。江明鴻表示,華頓投信資源集中,與國票金控整合,仍缺乏市占夠大的銀行和證券通路,因此幾經思量,決定以小眾市場優先開發。
相對已經飽和的股票類ETF,期信型商品有更大發揮,是爭取交易導向投資人的另個機會。他們和標普道瓊(S&P)簽署黃豆及布蘭特原油期貨指數授權,並以市場上都沒有的農產品、也就是黃豆ETF為首發。從全球交易狀況來看,黃豆、玉米、小麥是三大農產品,又以黃豆期貨交易量最大。
這檔黃豆ETF希望擷取期貨投資人關注,包括國內有很多食品商習慣交易海外期貨,進行對沖避險。為此在行銷上,除了媒體推廣,也積極到期貨公司辦講座。
目前該檔基金規模雖然還不大,有趣的是,黃豆價格在今年6月快速滑落,ETF交易量突見放大,從原本百張不到,增加到千張以上。以本波最低15.47元計算,波段跌逾兩成。
國票華頓投信期貨信託投資營運部經理翁維駿表示,這些交易量自然放大,代表不少投資人跟著指標,發現低檔投資價值,有些則是擅長操作黃豆期貨、認為價格接近成本區,伺機加碼。
另外,川普啟動貿易戰,黃豆行情的關注度提升。就美國對大陸2,0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關稅,這波黃豆跌了近25%,也是很好的介入點。
國票華頓切入石油類ETF,則有很大的時空背景因素,2016年國際油價一度跌到26美元,隨後反彈,2017年又有一波跌勢,國內早發行的元石油、元石油正2都出現價跌量增,曾經以近200億元的規模躍居亞洲最大石油ETF。
瞄準特殊商品
元石油連動的是西德州輕原油期貨,美國業者以該價格為指標,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原油期貨也多連結西德州;另有一派歐洲、中東陣營關注布蘭特原油期貨,台灣中油的訂價基礎就以杜拜油價和布蘭特原油期貨為基準(杜拜油價同樣參考布油訂價),日前期交所與大陸發行首檔石油期貨,也連結布蘭特。
這代表跟進發行石油ETF,仍有商機可為。不過,江明鴻也坦言,基金上市錯過黃金時機,油價比起之前又漲更多。過去半年,華頓S&P布蘭特正2頻創高價,規模卻難見起色,至上周才達到10億元關卡。
證交所新一批審查通過的指數資格申請中,國票華頓有「道瓊銅ER指數」,以募集時程推算,最快年底掛牌,屆時國票華頓將有四檔期信型ETF,是市占最大的元大投信外,擁有第二多期信ETF的資產管理業者。
針對現在市場火熱債券類ETF,股票型ETF走向次產業、主題型,江明鴻指出,這些應該都是他們下一個機會,持續以提供國內買不到、但也有潛力的特殊商品為目標;而債券ETF能客製化,利基型的股票ETF興起,正好迎合這一市場趨勢。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