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證券交易所日前舉辦「投資人關係座談會」,介紹新版公司治理藍圖,透過專家演講探討投資人關係實務,鼓勵企業經營長期投資價值,獲得熱烈回響。
證交所副總經理陳麗卿表示,鑑於機構投資人在台灣資本市場影響力提升,證交所致力提升台股透明度及公司治理,過去除了發布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編制就業99、高薪100、公司治理100及台灣永續指數,上市公司資訊揭露部分,也要求編制企業責任書(CSR)及英文財報。
座談會邀請專家發表專題演講,首場演說由國泰人壽副總經理林士喬介紹「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活動實務」,分享國壽是首批簽署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的金融機構,透過對話、議合(engagement)及表決投票落實盡責治理。
第二場演講邀請中租控股策略長廖英智分享「如何與機構投資人溝通」,提到公司設立IR工作,目標應是讓公司有效籌資、確保股票流通及交易量,藉此提升公司價值,也有利企業達成階段目標。
第三場演講由寬量國際執行長李鴻基說明「IR如何提升股權投資的最大價值」,他分析,近年外資對台股公司的研究覆蓋度降低,而且持續下滑,在歐盟實施MiFID II效應下,因獲取券商報告的成本增加,可能進一步讓外資對台灣公司的研究覆蓋度減少。
在此一環境中,台灣企業要如何被外資看到,就有挑戰性。根據研究,因應MiFID II效應,機構投資人傾向由公司主動連繫、溝通及提供資訊,使上市公司的IR角色更為重要。
本次座談會並邀請政府基金代表勞動基金運用局組長游迺文,以及投資人關係顧問Ipreo by IHS Markit董事馮欣宜參與與談。
總計參與座談會的上市公司發言人及投資人關係代表近200人,對於國際趨勢、投資人關注議題及IR實務運作有全面性交流。證交所將於10月4日及5日分別假台中和高雄場地再舉辦二場座談會,持續推動企業強化經營。<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