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電線電纜(太電)深耕台灣逾75載,面對這場世紀變革,以前瞻性的策略布局與深厚的技術底蘊,從傳統電纜製造領導者,蛻變為橫跨「能源、動力、數據」的全方位解決方案提供者,成為台灣乃至全球能源韌性與永續發展的關鍵力量。
長年以來,太電憑藉穩健的技術與卓越的品質,承載著台灣產業的深厚信任,穩居國內電線電纜的領導地位。今年,以全新的品牌形象再出發,不僅是視覺識別的升級,更是企業戰略定位的全面躍升;從單純的電纜製造商,轉型為提供「能源基礎設施、智慧動力驅動、數據傳輸整合」解決方案的創新引擎,矢志成為串聯能源轉型與永續未來、打造低碳智慧生活圈的核心推手。
釩液流電池 推動在地國產化
因應再生能源間歇性供電對電網穩定性的嚴峻挑戰,長時儲能技術成為確保能源韌性的當務之急。太電洞察先機,積極布局,傾力推動具備「極致安全、超長壽命、高回收率」三大核心優勢的釩液流電池在地化國產。釩液流電池獨特的水基電解液特性,從根本上杜絕了燃燒或熱失控的風險,安全性無與倫比;長達20年、兩萬次充放電循環的超長壽命,及高達99%的模組回收率,完美契合能源轉型對安全性、經濟性與永續性的最高要求。
太電在這個前瞻性領域並非單打獨鬥,而是策略性攜手日本住友電工與工研院,共同推動建置六甲與沙崙儲能示範系統,並在楊梅廠完成首階段台灣本地化釩液流電池模組的開發。未來將持續整合本地供應鏈,深化表後應用,為台灣乃至全球產業邁向綠色智慧用能,奠定堅實基礎。
可靠工程實力 離岸風電守護者
憑藉30多年的特高壓電纜工程實績與經驗,太電從電纜產品製造商,進化為涵蓋設計、建置到維運的全方位能源工程夥伴。可靠的工程實力,成為台灣能源轉型最堅實的後盾。在台灣離岸風電蓬勃發展過程中,太電扮演關鍵角色。2023年榮膺沃旭能源離岸風場唯一通過評鑑的特高壓陸纜供應商,卓越能力獲得國際高度認可。
為確保海上綠色能源安全及高效回輸,並符合 IEC與CIGRE等國際頂級規範,太電自主研發並投資上百萬元建置「抗腐蝕側壓測試設備」,展現對品質的極致追求與對台灣能源安全的承諾。
能源驅動技術 加速綠色移動普及
太電的能源驅動範疇不限於電網,也延伸至前景廣闊的綠色交通領域,將漆包線技術升級應用於電動車動力系統,推出專為驅動馬達設計的「高效平角漆包線」組,榮獲第33屆台灣精品獎肯定。此方案能讓馬達製造商直接採用太電的通用型定子,大幅縮短研發時程,更有效降低產業的投資門檻,加速綠色移動的普及。
在充電基礎設施方面,太電引領業界,率先量產通過IEC國際認證的500安培液冷快充電纜,實現了令人振奮的「充電10分鐘、續航300公里」的卓越性能。此技術除了瞄準持續成長的美國重型商用車市場,未來更將開發800安培以上的次世代產品,結合先進材料與熱管理技術,為電動運輸產業打造最核心的動能解決方案。
隨著人工智慧(AI)與大數據成為產業升級的核心動力,太電深刻理解「算力即國力」的時代趨勢,為此成立太能系統(PSSC),致力於整合太電在電纜領域的專長與先進資通訊技術,積極推動智慧運輸、智慧製造、智慧城市等多面向的創新應用,為各行各業提供更智慧、高效的解決方案,使智慧能源與算力共生,構築低碳新生態圈。
整合三大領域 電力鏈結韌性未來
太平洋電線電纜邁入第75年,已超越傳統電纜供應商的範疇,成為驅動能源轉型的關鍵力量。從電纜製造的深厚根基,到釩液流電池的在地化生產、從高效驅動馬達到電動車的超快充電線,秉持「在地實力、接軌國際」的核心理念,以前瞻性眼光,推進能源、動力與數據三大領域深度整合,全面協助產業夥伴邁向低碳化與智慧化。
展望未來,太電表示,將持續以創新為永續發展的強勁動能,攜手全球產官學研界夥伴,構築更具韌性、更智慧、更永續的能源未來,共譜營運新篇章。
太電在展會期間舉辦系列論壇,主題涵蓋能源轉型到韌性電網,歡迎產官學研界共同探討能源新趨勢,共同迎接能源新時代的來臨。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