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店在國內擴張據點,需要相當規模的坪數,才能符合量販店的
概念,但在地狹人稠的台灣,另一種小坪數的量販店正快速崛起
,這種小型量販店展現了高度的展店機動性,深入各個社區鄉村
,更專注於民生必需品,提供比量販店更高的購物方便性,其中
又以全聯社、美廉社最具代表性。
目前全聯社訂下2010年500店的展店目標,其營收規模已
經直逼國內第二大的量販店大潤發;而美廉社在穩50店後,今
年更要再展店100家。兩大台灣本土零售業的快速展店動作,
不僅讓外商量販店深感威脅,更成為未來牽動國內零售業版圖的
重要觀察指標。
全聯社的崛起,最早提承接軍公教福利總處,當時就是要延續低
價的商品策略,全力聚焦在乾貨(指不需冷藏、冷凍的商品)的
經營,一旦規模成形後,取得價格談判上更為有利位置,逐步壯
大在整體乾貨市場影響力。
在展店策略上,全聯社則以「從鄉村包圍城市」的概念,不到
100坪就可以開店,一路從郊區打進市區,而打進市區的重要
策,略則是與傳統市場結合的機會。
全聯社深知過去在生鮮商品的不足,選擇在傳統市場旁邊展店,
一方面可彌補生鮮不足的缺點,同時也與傳統市場共策,形成一
個完整的購物商圈。
而最讓量販業者害怕的,則是全聯社不斷併購的能力,從楊聯社
、善美的超市,到台北市農會,全聯社透過併購動作,不僅擴大
據點數,更順利切入生鮮的領域,讓商品更為完整,這對於量店
的威脅也將更為明顯。
此外,隸屬於三商行的美廉社,更挾著三商行在全國各地的展店
資源,以更小的坪數,不到50坪就可以開店,而且只精選出民
生必需品,更為深入社區發展。
事實上,美廉社以30坪的超小店進駐社區,在去年即開設50
店,今年計劃再開100店,不僅全聯社已經高度關,注量販業
者也備感壓力。
<摘錄工商A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