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消費者最近發現,部份台北農產超市的招牌變了,自十二
日起台北市建國店、三民店、和平店、萬年店、文湖店陸續「易
幟」。因為台北農產超市不堪累賠,將十二家賣場經營權轉賣給
全聯社了!
全聯社近年積極展店,到今年底為止,店數將達三百七十九家,
從超市三軍變成一軍,實力足以和大潤發、家樂福等連鎖量販店
拚高下。
台北農產超市主秘陳忠男表示,經營二十多年的台北農產超市,
屬公辦民營性質,自營生鮮農產品做得不錯,但因規模小,難與
大型量販店競爭,以致連年虧損,今年六月經股東會討論,決議
找拍檔「合作經營」。全聯社在量販乾貨中位居龍頭地位,因店
數多具有壓低進貨的優勢,相對的生鮮部份不強;兩家互補一拍
即合,合作案十月份正式拍板,台北農產超市二百多名員工中,
約四分之一留任全聯社。
台北農產超市全省十三家店分布台北縣、市,六家店為民營,其
中五家已於日前順利轉手開幕,社子店因與全聯社原店地點太接
近,全聯社不接受;七家店和北市府有租約關係,明年一月延吉
店租約到期,需透過法律程序,報請市政府核准轉讓,另六家店
租約未到期,只轉換經營權給全聯社,招牌、發票不變。
全聯社於一九九八年十月成立全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當時供銷
軍公教福利品的全聯社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全聯實業概括承受全
聯社六十八家賣場,沿用店名並擴大經營規模,十年擴充到三百
七十九家,總經理蔡建和意氣風發的說「需要全聯社的地方,全
聯社就開店。」
全聯社原在全省十四家店供應生鮮蔬果,加上接手台北農產超市
五店,將有十九店供應生鮮蔬果,未來有台北農產運銷力挺,應
可迎頭追上量販生鮮,提供消費者一次購足的便利。
全聯社一再展店,在不景氣中殺出奇兵,廣告效應有加分作用,
一則是訴求「實在真便宜」的「找不到篇」,消費者在馬路上找
不到全聯社,因為全聯社不以豪華門面取勝,全額回饋消費者。
還有一則「便宜有好貨」篇,回應網路上傳言便宜洗髮精比較稀
的說法,兩位阿婆坐等洗髮精從長管流下來,令人莞爾。
<摘錄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