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昨天以未謹守公私分際為由,決定更換台視公股董事長賴國洲
職務。賴國洲因向日資購買台視股票導致位子不保,也進場買股票的
開發金董事長林誠一卻沒事,同樣都跟經營權有關,外界不免要問:
為什麼林誠一可以,賴國洲不行?
財政部說明,換掉賴國洲是因這次台視辦理釋股,且涉及經營權移轉
,董事長掌握資訊,一旦自己又跳進去買股票,會讓人產生質疑,甚
至可能導致標售案無人願意投標或出價低。
一旦釋股案受影響,勢必不利公股權益,站在公股管理立場來看,財
政部的處置得宜。
財政部的理由是開發金沒有釋股案,但開發金這次董監改選,同樣攸
關經營權花落誰家,林誠一身為董事長,手中握有董監改選中最關鍵
的股東名冊,外界甚至曾因此質疑他在開發金董監改選中的角色。
今天如果有其他民股也想依財政部的公股釋出原則,成為持股達15%
的開發金主要民股,是否也會像台視其他競標者一樣,去質疑林誠一
買股票的動機?對其他民股是否也有不公平競爭的問題?林誠一買了
股票後的公私分際,又會如何拿捏?
<摘錄經濟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