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物理研究所孟心飛教授取得美國麻省理工物理博士後回台至交大任教,研究專精於「凝態物理」及「有機半導體」理論實驗研究,孟心飛教授分享,目前主流OLED技術採用蒸鍍法,但缺點為太貴,無法使OLED在照明上普及化。而孟心飛教授的「OLED專利」其專利技術在於將結構簡化,將OLED變成單層發光層結構,透過調整結構中傳導電荷的小分子材料比例,可以控制電子與電洞的流量,有效將低成本溶液型OLED穩定性提升,與昱鐳光電與趨勢照明等業者產學合作密切進行中,現與陽明大學劉影梅老師及振興醫院合作進行OLED醫院照明研究。
交大光電系冉曉雯教授為台灣知名女性科學家,其研究專長包含有機電子元件、金屬氧化物薄膜電晶體,與結合有機和無機元件的複合感測器,冉曉雯教授投入近十年研發的「氣體感測技術平台」感測器結構採用垂直通道,可以低成本讓電流通道變短,並取得台、美結構專利。其「氣體感測技術平台」應用廣泛;從魚肉是否新鮮、呼吸中的氨氣檢測,還有近期獲得美國腎臟病年會廣大迴響的慢性腎臟病快篩。除此之外還能夠進行高感測精度空汙檢測,可測得ppb等級靈敏度(市面一般檢測為ppm等級),目前冉曉雯教授相關研發專利累積超過20件以上,其研發技術未來在生活及醫療應用將具有爆發性市場需求。
交大各系所卓越的研發能量開發許多前瞻技術,所獲證的百件各國專利將辦理讓售,亦可供技轉或合作開發,使產業界獲知技術內涵,協助前瞻技術導入產品,進而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占有一席之地,交大公開讓售獲證專利一批,歡迎洽談flaps.nctu.edu.tw/Home/Activity/207<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