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若行情因國際訊息而較為波動時,投資人布局時或許可考慮在永續、環保相關議題較多努力的公司,期待能夠較受市場資金青睞,而較不易受到負面衝擊。
碳費可謂是今年台灣最受重視議題之一,目前環團堅持四大立場,包括碳費至少500元起徵;不應提供2.5萬噸免費額度;國內外碳權使用比率合計不超過5%,並嚴格限制國際碳權資格;應於2025年啟動碳費開徵。但產業方面認為4月起電價調漲已有望促進產業節電與綠電使用,已有望降低排碳,希望將開徵期限延至2026,恰好與環團堅持2025開徵立場分歧。
除台灣有不少與永續、低碳相關的ETF外,台灣期交所推出的「臺灣永續期貨」追蹤臺灣永續指數,該指數同樣鼓勵企業在經濟、環境和社會三個方面實踐永續發展,不僅與加權指數相關性高,並採小型化契約設計,交易門檻低,操作靈活性高,唯須留意目前成交量較低,較適合以低槓桿、長波段方式交易。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