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會大幅改變保險產業與醫療產業的互動模式。對保險產業而言,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與醫療產業達成策略聯盟,將醫療保險的理賠,由原來現有的現金給付,改變為實物給付。並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找出客戶的行為模式,藉以優化商品設計,並提升理賠效率。另一方面,從醫療機構角度來看,可以找出利基市場,並開發具有效益的醫療服務。富邦人壽近日攜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加密傳輸,啟動快速理賠機制,這便是明顯的例證。
其次,當愈來愈多的商業保險公司,利用實物給給付來理賠醫療項目,便會牽動全民健保的機制設計。眾所周知,因應人口結構快速變化,全民健保於十年前引進美國的診斷關係群(DRG)制度,並增加醫療自費項目。此舉引發商業保險公司開發各類醫療保單,廣受保戶歡迎。一時之間,自費項目與商業保險之間的關係,便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然而,受限於商業保險主要以現金給付方式理賠,研究人員難以找出其關連。隨著理賠聯與區塊鏈的引入,未來商業保險理賠也會逐步轉化為實物給付。而自費項目與商業保險的關連,也會慢慢更加清楚,這將優化健保資源的運用。
最後,理賠聯盟也會改變保險公司與行銷通路之關係。理論上來說,保險是一連串服務的結合,包含前段的定價與商品設計,中段的行銷與核保,以及後段的保全與理賠。理賠聯盟的導入,會大幅改造後端保險服務。接下來,透過後端服務流程的改善,優化前端的保險定價與商品設計。
在前後兩段服務流程的改善,勢必會改變中段的行銷與核保的運作模式,這將改變保險公司與保險中介機構的互動模式。亦即,在保險行銷中將大幅引進金融科技。因而,要注意兩個議題。第一,保險經紀人公司與代理人公司應提升保險科技之投資,以及業務人員的教育訓練。此舉,也會推升這個產業的大型化與專業化。第二,在此動盪之際,監理機關應該更加關注保險公司與中介機構的互動。必要時,提供保險中介機構足夠的支持,以協助這個產業進行有序的調整,以便適應未來的保險生態。
科技對金融產業的衝擊,從短期來看,對銀行業衝擊較大。然而,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衝擊最大的恐怕是保險業,保險服務的每個流程,都會受到衝擊,而且會波及其他產業。以理賠聯盟為例,醫療保險產業的各類利害關係人,包括醫療機構、保險公司、健保署、保戶、保險中介機構、甚至監理機關,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在電子科技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唯有改變自己的思維,才能永續發展。<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