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檔原油期貨槓桿ETF-元大S&P原油正2ETF(以下簡稱元大原油正2),10月起即將恢復適用基金平均淨值跌幅達一定比率即終止信託契約的規範,但許多投資人對於該基金因應4月20日負油價事件調整投資策略,將近月期貨轉為遠月期貨,並降低曝險比例的情況仍有疑問,也不了解為何原油期貨近期已有回升跡象,但這基金的市價卻持續下跌。
針對市場上投資人的疑問,元大投信澄清該基金信託契約第16條第1項規定,期貨信託公司基在基金流動性風險或資產管理的考量,可將基金資產交易非標的指數成分期貨契約或投資有價證券,且依期貨信託公司的專業判斷,在特殊情形下,為分散風險、確保基金安全的目的,投資的比例得不受限制。
因2020年4月20日西德州輕原油5月份期貨契約發生史無前例的負油價事件,期貨市場爆發恐慌賣壓,4月21日西德州輕原油6月期貨盤中更大跌68.1%,如以4月20日本基金規模約新台幣(下同)34.4億元,以及持有166.6%曝險部位來計算,基金資產將出現-113.6%的損失,基金資產將瞬間化為零,而且會出現淨值發生負數而無法繼續營運的情況,因此,元大投信為確保基金安全的目的,所為的投資策略調整,符合信託契約的規定。
此外,部分投資人不能理解的是,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格已經從負油價回升到每桶40美元以上,但元大原油正2市價為何卻持續下跌,從4月20日的市價3.68元下跌到8月21日的0.98元,跌幅高達73.3%,與原油期貨止跌彈升的走勢完全兩樣情。
元大投信解釋,期信ETF兼具集中市場交易產品與開放式基金兩種角色,也同時具有市價與淨值,其中,市價由市場供需所決定,而淨值則是由基金實際資產計算所得,是基金的真實價格。ETF發行商的職責即在於使基金淨值儘可能貼近所追蹤的指數,雖然市價與淨值或有差異,但長期來說,市價會向淨值靠攏。若投資人對基金即時估計淨值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在市場上大規模的搶進ETF,極有可能會造成基金市價大幅高於淨值的異常高額溢價現象。
在4月20日到8月21日這一期間,元大原油正2所追蹤的標普高盛原油日報酬正向兩倍ER指數值由0.1988下跌到0.1157,跌幅達41.8%;但相較之下,元大原油正2的淨值卻由0.86元上漲至0.91元,漲幅5.8%,遙遙領先追蹤指數表現,顯見元大投信調整投資策略不僅沒有損害投資人權益,更已盡到善良管理人的責任。
市場上所認為「異於常情」的價格下跌現象,實際上是高額溢價收歛的結果,並不是元大投信操作造成的。從4月20日到8月21日,元大原油正2的市價雖然由3.68元下跌到0.98元,下跌幅度高達73.3%,但同期基金淨值還小漲5.8%,贏過指數表現。且溢價幅度卻由237.6%大幅收斂至7.7%,顯見市價下跌並非元大投信操作不當所致,主要是由於市場對於高達237.6%的溢價程度過高收斂的結果,這一走勢反而更趨近於基金的真實價格。<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