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銀行的成員中華電信、兆豐銀行、新光金控、全聯實業清一色是傳統色彩較濃的股東,而且籌備處簡單樸素得跟車庫起家的新創公司一樣,整個辦公室一眼望去只有兩排辦公桌、一間會議室、可隨機移動的白板,完全看不出「科技」感,卻為何能吸引到全台兩大金融科技前鋒者劉奕成與梅驊加入?
將來銀行CEO劉奕成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會捨外商Line來拚「將來」的兩大關鍵,一是只有在本土網銀可以培育台灣的年輕人,現在許多外商金融業高層都不是台灣人,而傳統金融業的環境也無法給年輕人機會;第二大關鍵是只有本土網銀會願意回饋到台灣本土生態圈,而不是只求賺錢。
也因為有這兩大因素,劉奕成表示,他會在將來銀行longstay,「在合理條件下,我願意簽禁業競止合約,也願意簽長約」。劉奕成更透露,此次是透過兩大前輩牽線,一位是中華電信獨董顏漏有、另一位是中華電信獨董、前蕃薯藤創辦人陳正然。
將來銀行總經理梅驊則是台灣少數同時具有科技與金融資歷的強將。梅驊在電子商務產業的新浪網、PChome、eBay等有逾15年的資歷、在金融業也待了八年。
他認為,雖然目前競爭對手有的有線上社群優勢,有的有電商平台優勢,但將來銀行有最紮實、有價值的實名制客戶、有最貼近客戶的生態圈而且從線上到線下,最有機會抓到對金融服務有「鋼需、高頻、長久」的客群。
梅驊表示,純網銀是個挑戰卻也是個全新的開始,有無限的可能性,可以重新設計更輕、快、接近使用者的金融服務流程、系統架構;一般人認為純網銀是個有全執照的金融公司,但團隊自許將來銀行會是一個「有金融牌照的科技公司」。
許多人認為數位銀行就是要抓住年輕族群,單純用18∼25歲去定義「年輕族」,但梅驊認為,將來銀行認為使用者的行為與習性非常多樣化,就像寶可夢,一開始也是以為只有年輕人會玩手遊,但最後發現反而是老人更愛抓寶,「純網銀的成功跟科不科技無關,而是場景應用,如何讓股東的場景價值發揮到最大,才是關鍵」。<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