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價證券借貸作業流程更方便,證交所周三公告修正《證券商辦理有價證券借貸操作辦法》,放寬證券商運用其因出借有價證券給客戶所取得的證券擔保品,可依雙方約定轉提為他筆借券交易的擔保品。
證交所指出,因還券後,證券商將連帶把擔保品(多數為現金)返還給投資人,若投資人同時又借貸另一筆有價證券,那麼這筆擔保品,就不用再還給投資人,又重新撥回券商,而可以直接作為下一筆借券的擔保品。
證券商指出,借券是國際投資人擅長使用交易工具,自從2年前開放雙向借券開放後,慢慢將此制度導入一般自然人的交易觀念,在手續費、融資利率的賺頭上愈來愈少,借券業務勢必成為今年中大型券商的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就資金使用效率來看,借券將優於融券,這也是為什麼會成為國際法人慣用的交易制度。
券商解釋,雖然借券擔保品的保比率140%,但一旦借到券源且賣掉以後,價金將可作為己用,等於成本只有大約4成,但融券則是直接讓仲介平台賣出,自備的9成資金,將無法動用。
借券市場於今年2月後明顯轉趨興盛,整體市場上市櫃借券餘額達5,529億元,相較去年底5,378億元,快速增加百餘億元。
根據交易所與櫃買中心統計,目前「出借有價證券」的借券餘額市值超過100億元的券商,只有3家,分別是元大證約325億元、凱基證約198億元,以及緊追在後的富邦證券約176億元,永豐金證、日盛證則有超過50億元的規模。
昨日證交所公告修正《證券商辦理有價證券借貸操作辦法》,因應證券商業務需要,配合調整該辦法第三項規定,允許證券商於客戶還券時,除返還原提擔保品外,也可依雙方約定轉提為該客戶他筆借券交易的擔保品,以簡化作業流程並降低撥券成本。<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