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股優於債」幾成市場共識,牽動國際熱錢瘋買,十大股市在開年首周就創下新高,尤其領頭羊的美國道瓊、那斯達克、標普指數,去年已接力締造新猷,今年強者恆強,法人預期「紅包」效應持續擴散,逢回分批加碼。
根據CMoney統計,2018開年才一周,就有十大股市再創歷史新高,除了美股三大指數之外,包括加拿大、英國、瑞士、泰國、菲律賓、印度、紐西蘭股市也寫新里程,區域廣布歐美亞,且至上周五(5日)為止,那斯達克、標普500、道瓊工業、泰國SET、菲律賓五強指數,已累積2%漲幅,表現強勁。
群益投信指出,2018投資主軸不但股優於債,更要搭配汰弱留強,擇優布局強勢市場。
分析開年創高的十大指數,群益投信表示,美、英、印度、菲律賓股市,早在去年就屢創新高,持續創高機率大。進一步從消息和評價面觀察,美股具備川普稅改加持,舉凡瑞士信貸、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昂基於稅改刺激經濟調升美股目標價;亞股則坐擁高成長、低基期優勢,包含東協、中國,今年預估GDP增速都有5%以上。
第一金亞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論創高次數與今年漲幅,都由那斯達克指數居冠。值得注意的是,第1季向來是科技業淡季,但就過去股價,類股行情不見得弱勢,以上游供應鏈的亞洲科技股為例,近五年第1季平均漲幅有5.9%,高於第4季,是各季最佳。
接下來美股將啟動財報旺季,依據美國調研機構預測,上季科技股獲利仍有高個位數至雙位數增幅,黃筱雲預期,不論美、亞科技股都有希望保持高檔,短線創高後拉回修正,將會提供布局契機。
在亞股方面,瑞信近期發布策略報告,注意到本波熱錢搶進亞洲,不但東北亞的台、韓吸金,東協股市也淨買超。
統一投信認為,油價高漲,配合東協擴大基礎建設,有助當地股市,建議可均衡配置原物料、內需與金融類股<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