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券商統計,中國的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獲准家數與額度不斷增加,至2017年10月底為止,311家QFII獲批的投資額度已達944.9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外資法人增持A股動作明顯,第三季底持股市值比第二季底增加了17%,顯示其樂觀看好後市,而加碼重心主要是大消費行業的龍頭股。
統一大龍騰中國基金暨統一大中華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朝政表示,中國總經數據持續改善,中共「十九大」定調未來政經發展方向,政策風險降低,民間資金可望重新入市,搭配經濟穩增長、全球消費旺季題材,以及A股納入MSCI指數長線效益,A股行情可期,不過,由於金融監管與改革仍持續中,預料是指數緩升,個股表現為主,投資側重產業選股。
陳朝政指出,長線資金入市、企業獲利成長、股市估值不高,是中國A股相較全球股市更具投資優勢的三大基礎。資金方面,MSCI預定明年6月起,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ACWI全球指數,近期又宣布,預計明年3月發布新的MSCI中國A股指數,僅追蹤大陸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涵蓋的個股。
陳朝政指出,從外資全球配置策略的角度思考,擁有本土市場優勢、具備一定的稀缺性、占據領導地位的品牌龍頭股,將會是外資主要青睞的目標,預料潛在受惠股多集中在食品飲料、金融、家電、交通運輸等大型藍籌股。
此外,與「十九大」高度連結的健康醫療、環保、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新消費與新技術相關的OLED、TMT、雲端計算、物流等相關領域也值得多加關注。<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