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施俊吉昨(20)日出席彭博舉辦的台灣金融論壇時指出,將積極導引海外公司來台上市,適度開放上市條件,並開發東協市場。
他並透露,過去外國企業來台上市以大陸台商為主的作法,將有所調整,隨著台商腳步的轉移,未來證交所將加強開發東協潛力市場,協助當地的台商與東協優質企業來台上市,落實「新南向政策」之餘,同步提升台股於MSCI、FTSE等國際重要指數的權重,以與國際接軌。
施俊吉強調,希望協助企業籌資,例如鼓勵創業、擴大經營規模以及打造友善籌資環境,同時配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支援產業成長與創新,提升國內實質投資,帶動產業發展以帶動產業發展以增加就業機會,期望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相互為用。
他指出,未來證交所鼓勵不同型態的好公司在台上市,將適度開放上市條件,鼓勵不同類型的優質企業來台,既可提升市場規模,有助於國內企業創新成長,也能幫助提升國內就業機會。
根據施俊吉的規畫,未來證交所將從擴大上市規模、改善交易制度兩方面著手。他說,將檢討放寬不必要的市場管制,讓市場運作回歸市場機制,儘量讓交易制度與國際標準一致,並加強與國際投資人溝通,提高台股評價,加強與國際接軌。
出席昨天活動的彭博亞洲經濟學家陳世淵則指出,台灣經濟出現底部回升跡象,但是下行風險仍相當大,包括大陸經濟減速、美國升息可能、歐洲難民危機、歐債╱銀行危機等,都將影響台灣經濟發展。
施俊吉也體認到,開發多元產品,滿足與創造市場需求將是證交所必須要走的路。
施俊吉指出,台灣民間資金充沛,對多元國際化商品需求殷切,未來強化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金融工具或引進更多國外優質商品,以增加資金活水留在台灣的機會,從ETF、到權證,證交所計畫打造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商品生態圈,讓投資人透過台灣證券市場,就可達到全球資產配置的效果。<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