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去年公布團體利變年金險示範條款,讓企業可以透過保單幫員工儲蓄,壽險業戰局開打。台灣人壽為了提升競爭力,宣告利率從2.5%調高到2.75%;南山人壽也一舉推出兩張保單。
過去團體險僅限意外險、壽險,保障員工人身安全,至今年前五月,保費收入大約是60多億元。
壽險公司主管表示,傳統團體險的缺點是,企業不能透過保單幫員工儲蓄。
相較下,團體利變年金是由企業擔任要保人、繳交保費,幫員工開立帳戶幫員工儲蓄,員工也可以自己自提,為自己儲蓄。
團體利變年金最特別是賦益權的設計,企業投保後,保單可規劃多個個人帳戶,期限過後,帳戶內的價值即歸屬員工,員工離職或者還在職,都可以提領、或是進行保單借款。
企業也可以規劃,在六年鎖定期限內,按照事先約定的比率,把保單價值提撥到員工個人帳戶,但六年之後,帳戶價值必須全部歸於員工。
三商美邦人壽、中信金旗下的台灣人壽率先推出團體利變年金,三商美邦人壽的宣告利率較高、為2.75%,首張交易的對象為旭富製藥科技,員工人數達200人的企業。
為了增加賣相,台灣人壽也把宣告利率從2.5%調高到2.75%,與三商美邦人壽互爭長短意味濃厚。南山人壽則一次推出兩張,鎖定研發人才、關鍵人才等目標客群,宣告利率為2.72%。
壽險業者分析,企業對於費用、利率,比一般民眾還要敏感,因此向企業行銷保單,宣告利率是很重要的一環,團體利變年金就是企業幫員工儲蓄,宣告利率愈高,等於保險公司替員工福利加碼更多。
假設企業每年幫員工存3萬6,000元,在中間沒有提領、離職的情況之下,宣告利率差0.1個百分點,帳戶價值就會差1,100多元。<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