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證券簡稱讓投資人一目瞭然,就了解代表的意涵,或精確彰顯公司名稱,證交所從7月1日起為期1年,進行證券簡稱欄位擴編,最快明年下半年起,證券簡稱從目前的6個位元(Bit)擴大至16個位元,即從原僅有3個字增至8個字,台灣資本市場證券簡稱將大翻新。
證券簡稱欄位擴編同時也是為了讓台灣資本市場與國際接軌,證交所參酌國外資本市場證券簡稱後,決定從今年7月1日至明年6月30日止,召集櫃買中心及期交所等周邊單位,以及相關資訊廠商全面修改電腦程式,將把目前證券簡稱只有3個字的空間擴大至8個字。
證券簡稱擴編包括股票、權證、ETF、期貨商品等全數包括在內,所有台灣資本市場相關商品,若出現證券簡稱礙於目前僅有6個位元的限制,無法精確彰顯公司名稱,未來都可重新以嶄新的簡稱呈現。
證交所表示,舉例來說,未來若大立光或聯發科簡稱已3個字的公司,要採取彈性面額,需在證券簡稱前面加*號,就會出現不夠的情形,最後可能變成「*大立」或「*聯發」。
另外,目前外國公司來台第一上市,是以前面加「F-」來區別,但也因而只剩下4個位元可以取公司名稱,造成很多公司有3個字以上,只能用前面2個字,第3個字以後需切掉,讓公司名稱看起來「很怪異」,無法明確標示出公司到底做什麼,也看不出外國公司是來自哪裡。
證交所說,現很多外國企業來台上市,多是在開曼設控股公司,因此會在這些公司公司名稱後加KY,未來若開放更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公司來台上市,若是美國則加US,若是來自日本則是加JP等諸如此類。
另外在權證及ETF方面,目前簡稱更簡單,無法讓投資人一眼就可以辨識出簡稱到底連結的是哪檔個股標的,或是由哪家證券、投信發行,尤其是隨著權證及ETF商品愈來愈多,面臨到對證券簡稱命名的困難。
有鑑於此,未來權證簡稱將直接有連結個股證券簡稱,後面再加上券商名稱,另屬於認購就加購、屬於認售就加售、屬於展延型權證就加展,且會再加上到期日等;ETF也會更清楚標示連結的指數名稱,後面再加發行投信名稱等。<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