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經濟新常態元年到來,台商轉型需要資金,兩岸資本市場都向台商揮手,台灣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楊朝榮日前在上海對台商喊話,與大陸相比,回台上市的審查流程很有效率,上市成本也合理,從申請上市到掛牌約4到6個月,F股絕對是優質台商上市的好選擇。
由大陸台企聯主辦、富蘭德林證券股份公司承辦的「2015台商資金對策論壇」24日在上海舉行,包括國台辦、台灣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等均派出高管出席,顯示對解決台商資金問題的重視。
台灣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楊朝榮表示,政府去年推出「股市揚升計畫」後,今年逐項展開,希望在今年底前可以達成目標,吸引優良的台商企業回台上市。他說,和大陸相比,回台上市的審查流程很有效率,上市成本也合理,從申請上市到掛牌約4-6個月,包括輔導費用、承銷手續費等上市成本,約占籌資金額6%。
他舉數字為例,指台股的本益比約15倍,股價淨值比合理;周轉率83%,交易活絡;殖利率3.59%,投資報酬率高,是適合企業籌資和大眾投資的資本市場。
楊朝榮表示,外國企業到台灣上市的家數日漸增加,至今已累計達41家,股東背景由台商逐漸擴大到外商;產業則是由科技業擴大到非科技業。
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研究所所長魏剛則以去年剛上路的「滬港通」吸引台商,認為上交所的國際化程度比台灣占有優勢,可以讓台商「背靠整個中國的大市場,把企業帶到國際舞台上。」他透露,藉著滬港通,上海自貿區將建立資產交易平台,股票、債券等產品都在規劃中,未來台商可利用自貿區平台進行人民幣的債務融資。
魏剛表示,「滬港通」的意義在於,大陸第一次透過這種方式,讓國際投資者可以參與大陸市場的投資。對於上市公司而言,投資者提供的流動性是企業的生命,使企業可以拓展市場、彰顯品牌。<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