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資本市場成交量能持續萎縮,面對此一嚴峻考驗,證交所總經 理林火燈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證交所「有策略、有方法、有步驟。 」正在逐漸推動中,並強調過去台股100%成交量都來自股票,但今 年來台股結構已出現重大變化,權證及ETF成交占比各大幅攀升至3% ,未來可看得到權證及ETF日成交值各達100億元。
此外,林火燈表示,今年是「多元商品年」,未來會給提供投資人 更多商品,除了股票,還有債券及各種新商品,隨著台灣人口結構老 化,具長期穩定特性的ETF,成未來重要投資工具,為因應市場輪動 ,正積極與日本談跨境ETF互掛。
槓桿型反向型ETF即將於本周五(31日)掛牌交易,林火燈表示, 很樂意看到市場這樣的發展,這對交易所及市場投資人都是非常有意 義,台灣面臨老年化時代來臨,槓桿ETF問世具有格外意義。
林火燈指出,今年以來主管機關相繼核准商品期貨ETF及槓桿型/反 向型ETF等新商品,對台股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像國外的ET F市場一樣,具有商品、債券、股票等多元的組合,從研究結果發現 ,股票不好時商品期貨是好的,或是股票不好時債券是好的,走勢剛 好是相反的,可提供投資人多元選擇。
林火燈也強調,槓桿/反向型是好商品,同時適合短線操作的人較 好,對台灣有較大族群喜歡有波動的投資人來說,若看到日韓案例, 帶動交易量大增,相信未來帶動台灣量能擴增也有效果。
他進一步說,證交所正積極推動跨境商品,近期滬港通很熱,帶動 連結香港及大陸A股ETF成交熱潮,但每個國家市場是輪動的,未來也 可能輪到其他國家,因此,證交所正積極與日本談跨境ETF,滬港通 是一個很好的啟示,現與日本談是好的時機。
台股今年已出現結構性改變,林火燈表示,過去ETF平均成交值占 台股比重不到1%多,但今年前8月已1%多,9月單月更衝上3%多, 而ETF不只有散戶交易,包括專業投資機構及外國投資機構都在增加 中,占比持續拉高。
權證在香港占比20%,權證在台灣還有發展的空間,過去常被詬病 權證發行對投資人不利,但在金管會及交易所積極推動權證資訊揭露 平台及差異化管理,逐漸帶動權證交易,因此,預期未來權證1天10 0億元成交值不是太困難的事。
至於ETF現占3%,日本也曾占到10%以上,台灣要做到10%也不是 問題,100億元也不是問題。過去幾乎是元大寶來投信獨大,現慢富 邦投信等也做上來了,未來國泰投信也將加入,大家一起把市場做大 ,希望有更多投資投入商品上。權證ETF市場發展已看得到。
林火燈指出,這顯示投資人需要的是投資組合、交易策略,投資人 只要稍下功夫作功課,並固守幾個交易策略,非股票的投資還是可以 做得很好。
「但改變要先從證券經紀及自營開始」,林火燈說,今年9月底證 交所辦的承銷業務說明會,已是第2年把證券經紀及自營主管也找來 ,未來證交所也更加強各部門橫向支援,期希望起將市場作大。
林火燈說,過去台股交易量100%都來自股票,今年ETF及權證穩定 成長,未來若ETF及權證日成交值可各達100億元,可以預期未來台灣 整個市場的結構將出現變化,屆時相信大家的壓力也都減輕了。 <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