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趨於成熟,ETF商品種類不斷推陳出新,有投信陸續推出 6檔產業型ETF,包括FB科技(0052)、寶電子(0053)、寶金融(0 055)、FB發達(0058)、FB金融(0059)及新臺灣(0060)等,去 (102)年投報率多在10%以上,更不乏像寶金融及FB金融更逾27% 。
證交所指出,金融海嘯以來,投資人對於採被動式管理之指數化投 資工具趨之若鶩,市場需求促使ETF快速成長,目前全球有超過8,00 0檔ETF,成交值較10年前更是躍升近百倍,顯見ETF已成為21世紀最 夯的投資工具。
證交所表示,在股票市場各類股輪動快速下,投資人可根據對各產 業的多空看法來選擇不同產業之ETF,掌握產業趨勢、投資時點而獲 利。ETF有別於傳統基金,可融資買進,融券、借券賣出,在看空產 業時做空獲利。
例如,當兩岸開啟更多雙向往來,法規鬆綁後,金融業可對大陸市 場有較多布局,傳統產業也可望受惠於大中華基礎建設和經濟成長, 將有較大的發揮空間,即可加強布局持有該類別產業之ETF。也可利 用類股輪動特性,進行強弱勢相對交易。
證交所統計,去年6檔產業型ETF之資本利得報酬為6∼27%不等, 其中金融產業相關ETF的報酬率超越大盤,表現最為搶眼,寶電子、 寶金融以及新臺灣另有超過3%的現金股利率,投資報酬收益穩健。
證交所提醒,每年度的ETF收益分配並非固定,收益分配金額取決 於投資所得之現金股利,以及是否符合收益分配標準。證交所表示, 投資人一旦看好或看壞某些產業的發展,可透過產業型ETF掌握獲利 機會。不過,產業型ETF有優點也有缺點。證交所建議,如果投資金 額較少,又想分散投資各產業,就不太適合產業型ETF,又或者想掌 握產業輪動之投資人,必須謹慎地將交易成本納入衡量範圍。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