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董事長李述德昨(8)日表示,金管會開放現股當沖使得集中市場、櫃買市場交易量回溫,顯示投資人對新交易機制有興趣,投資台股信心陸續回籠,且股市是經濟的櫥窗,交易量回升代表經濟基本面朝著回穩的方向進行。
李述德昨天在第10屆「校園證券投資智慧王」大專院校知識競賽活動前,以「台灣資本市場的概況與契機」為題,發表演說。李述德說,台股現股當沖新的交易機制上路,是讓投資人有更好的交易模式選擇,目前集中市場及櫃買中心的成交量都顯見的成長,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推動的現股當沖措施有發揮該有的效益。
對今年台股是否樂觀?李述德從幾項數據來判斷,台股展望佳。他舉例,去年台灣資本市場的IPO(初次上市櫃, Initial Public Offering)及現金增資(SPO)金額都較前一年度成長,企業對未來營運有信心,透過IPO、SPO增加資本擴充產能,推動未來經濟動能,是台灣資本市場一大利多。
另外,李述德說從這幾天台股的交易量來看,交易市場信心回穩,價量都回升到市場期待的預期,尤其證券市場是經濟的櫥窗,經濟的先行指標,從籌集資金的量發展,台灣經濟走向更成長方向。
李述德說,本國自然人為本國市場流動性主要來源,近幾年外資交易比重逐年上升。根據統計,2000年本國自然人占比約86%,居最大,本國法人占比10%,外資占比僅4%,到2012年後,外資及本國自然人逐年攀升,分別達23%及62%,自然人降至62%。
台股上市公司基本面持穩,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合理,成交值周轉率高、交易活絡,股利殖利率表現優異,其中殖利率3.3%,贏日本、香港、韓國、新加坡、上海等股市。
李述德說,證交所今年將推出多項新商品,在協助促成人民幣離岸中心部分,將籌建外幣計價商品交易平台,投資人可於集中市場交易外幣計價金融商品,初期發展以人民幣計價之RQFII ETF先行試點,增加國內人民幣商品投資管道。
在協助推動離境證券業務方面,擴大證券商業務範圍、增加商品多元性,證交所建置證券商買賣境外證券資訊傳輸平台,降低投資人成本,協助中小型券商拓展相關業務。
最後是開發多元金融商品,李述德說將提供更多理財管道,提供不同層面投資人多樣服務,積極研議推動包括黃金等商品之期貨ETF上市。<擷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