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為了提高第一類資本,以達到登陸門檻,最近積極發行「
無到期日非累積次順位金融債」,其中又以公股行庫發行意願最
高,包括華銀、土銀、合庫都已在市場詢價,發行量可望達400
億元。
「無到期日、非累積次順位債券」因為發行時間長,發行利率往
往要比一般有到期日的債券高出100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
個百分點)以上。
券商表示,目前壽險業錢滿為患,雖然這類債券發行條件較差,
但利息較高,只要公股持股比重高、債信無虞,壽險業多數會熱
中投資。
華銀計劃發行100億元無到期日非永續次順位金融債,最近在市場
詢價。華銀去年已順利發行30億元同類債券,利率達3.3%;今年
若能成功募集100億元,對提升第一類資本有相當大的助益。
合庫則計劃發行200億元的無到期日非永續次順位金融債,目標是
把目前不到7%的第一類資本提升到8%以上。
土銀也打算發行100億元的無到期日非永續次順位債,目前土銀資
本適足率為10.52%,第一類資本適足率7.44%。土銀發言人吳福榮
表示,確實有向金管會提交發債計畫,但目前僅「備而不用」。
依金管會規定,銀行登陸設立辦事處或分行,資本適足率要達
10%以上,若要成立子行,第一類資本更要達8%以上。
行庫主管指出,發行無到期日、非永續債券才能提高第一類資本
,因此發債主要是希望符合金管會的子行登陸要求,同時充實營
運資金,預備未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訂後,直接
進軍大陸市場的銀彈。
證券商表示,無到期日的非累積債券是具有資本性質的「永續債
券」,但發行公司每年都要固定付利息;但大部分發行機構對無
到期日金融債,會有「提前買回」規定,很少真的讓債券「無到
期日」。
金管會表示,「永續債券」所以具資本性質,是因為沒有到期日
,錢可以一直放在發行公司;至於「非累積」公司債和「累積公
司債」的區別,在於債息規定,累積公司債可把上次沒發的債息
累積到下次再發,但非累積債如果公司當年沒發債息,下一年不
必補發。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