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以來至少有5,000億元以上資金流入公股行庫,部分存款流
失的民營銀行不動產放款因而逼近銀行法上限的紅色警戒,進而
拒對建商購地貸款。
民營銀行緊縮建築貸款,資金借貸需求因而湧向不動產放款不受
相關限制的土銀,最近不少中小型建商轉向土銀貸款,讓土銀2月
底相關放款較1月增加近300億元。
銀行法第72條之2規範商業銀行承做住宅及企業建築融資,不能超
過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發行額的三成。包括遠東銀、合作金庫銀
行目前比重分別為29%和27%,都逼近30%上限的壓力;據了解,
部分在金融風暴中流失較多存款的民營銀行,也面臨同樣問題。
行庫指出,若想掙脫30%緊箍咒,有幾項方式,包括減少房貸新
貸量、增加存款和發行金融債;或是將房貸資產證券化,把資產
切割出來,讓房貸不再屬於銀行資產,就可挪出空間承作房貸。
但對部分規模較小的銀行來說,目前要增加存款並不容易;此外
,金融風暴後,證券化市場呈急凍狀態,銀行拿房貸辦理不動產
證券化,恐怕找不到客戶,所以只好直接對上門借錢的建商說不
。
土銀指出,近來有部分銀行以不動產放款逼近上限30%為由,不
再承作中小型建商的建築融資、分戶貸款,建商因而轉向土銀求
救。土銀2月放款增加近300億元,其中就有不少是對建商授信。
土銀主管指出,對上門的客戶不一定照單全收,建議建商善用信
保制度,如果金額較小便可採授權送保,即由土銀分行先承作,
之後再移送信保基金追認;但如果金額大,就必須採專案保證,
客戶要先取得信用保證函才能貸款。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