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經委會今(25)日將召開電價公式公聽會,預料台電合理利潤、檢視周期等將是最大爭議點。針對合理利潤一項,經濟部昨天指出,無意藉增加合理利潤的方式,彌補過去累積虧損,對公式沒有預設立場。
經濟部長鄧振中在上周立院經委會已妥協,同意刪除最具爭議的每度電加收0.1元重建成本一案。
外界推估,若台電仍欲在十年內彌補2,086億元累積虧損,合理利潤率將由現行約3%倍增至6%。
對此,經濟部否認對此有預設立場。
台電所訂的合理利潤,主要看投資報酬率加上風險貼水。台電表示,投資報酬率以10年期公債殖利率五年平均值來算,大約是1.42%左右。另外,企業經營要有一定的風險貼水,像是921地震、高雄氣爆、颱風地震等,都會影響台電的獲利表現。國際上電力公司的風險貼水,都在2%~4%左右,但至於台電電價公式的風險貼水要多少,沒有預設立場。
不過,若以今年台電的獲利來推估,風險貼水大約只有0.8%。這意味著,若台電希望風險貼水水準與國際一致,電價可能必須要上漲。
另外,公式原先設定的檢視周期為一年,在學者專家建議電價要能及時反映國際燃料價格下跌,建議比照日韓,將調整周期縮短為一季或半年。
台電對此妥協,表示檢視周期可以縮短至半年。<擷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