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董事會決議或公司決定日期:114/08/18
2.發行股數:10,000,000股
3.每股面額:新台幣10元
4.發行總金額:100,000,000元
5.發行價格:新台幣14元
6.員工認股股數:依公司法規定保留10%,計1,000,000股由員工認購。
7.原股東認購比例(另請說明每仟股暫定得認購股數):
增資發行股數之90%,計9,000,000股由原股東按認股基準日股東名簿記載
之持股比例,依本公司普通股發行股份總數137,114,902股計算,每仟股認
購65.63837969股。
8.公開銷售方式及股數:不適用。
9.畸零股及逾期未認購股份之處理方式:
認購股數不足一股之畸零股,得由股東於停止過戶日起五日內自行至本公司
股務代理機構辦理拼湊登記,逾期或拼湊不足一股之畸零股、原股東與員工
放棄認購或認購不足部分,擬授權董事長洽特定人按發行價格認購之。
10.本次發行新股之權利義務:與原發行普通股股份相同。
11.本次增資資金用途:轉投資子公司及充實營運資金。
12.現金增資認股基準日:114/09/09
13.最後過戶日:114/09/04
14.停止過戶起始日期:114/09/05
15.停止過戶截止日期:114/09/09
16.股款繳納期間:
(1)原股東及員工股款繳納期間:114/09/15~114/09/22
(2)特定人股款繳納期間:114/09/23~114/09/25
【產業戰隊】這一檔AI 散熱、再生晶圓、碳化矽三箭齊發
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999112
AI時代來臨,高功耗晶片帶來龐大散熱需求,國碩(2406)轉型成果開始發酵。旗下子公司華旭矽材(6682)自8月以來在興櫃市場大漲超過4倍,成為市場焦點。
國碩雖未直接生產碳化矽(SiC),但透過持股公司碩禾(3691)轉投資華旭矽材,成功布局碳化矽磊晶、再生晶圓與AI散熱材料。華旭產品具高熱導與高耐壓特性,已傳出打入輝達GB200 AI伺服器散熱管材供應鏈,技術實力備受肯定。
此外,國碩本身也積極切入AI散熱市場,推出「Di-Fin直接成型鰭片技術」,透過鑽石磨料高精度加工,散熱效能提升1–2倍。該技術已與工研院合作,應用於液冷、浸沒式冷卻等高階系統,並將於2025年OCP APAC Summit展出,預計2026年量產。
從太陽能材料到AI散熱與碳化矽應用,國碩轉型策略逐漸見效,華旭矽材的強勁表現更是集團技術實力的體現,未來成長動能值得關注。
公司派及會計師......?
華旭先進持有的投資人,抱緊抱牢雖著公司業績一起成長,本人相信華旭月營收像羚羊跳耀式的成長.......。
輝達A I晶片需求!台積電擬以12吋碳化矽 解決CoWoS矽中介板散熱難題華旭先進機會來了
2025/09/02 20:59
台積電擬以12吋碳化矽解決CoWoS矽中介板散熱難題。(資料照)
台積電擬以12吋碳化矽解決CoWoS矽中介板散熱難題。(資料照)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化合物半導體碳化矽(SiC)將有新出路!半導體業界傳出,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先進製程大接人工智慧(AI)晶片,包括輝達、超微等客戶,搭配先進封裝的CoWoS需求激增,為了解決CoWoS的矽中介板(Interposer)散熱問題,積極對全球業界廣發英雄帖,號召設備廠與化合物半導體相關供應商參與,擬以12吋的單晶碳化矽取代解決一般的矽材料,因單晶碳化矽的熱導係數至少多2到3倍以上,加上
「去中化」時勢所勢,台廠包括環球晶(6 4 8 8)等供應商正摩拳擦掌,準備迎接新商機。
前幾年當紅炸子雞的化合物半導體碳化矽、氮化鎵(GaN),近幾年在中國大力扶植與補助發展之下,成為供給過剩的紅海市場。台積電於日前表示,經過全面性評估之後,決定在未來2年內,退出氮化鎵市場。在碳化矽領域,台積電雖然沒有投資與跨足,但在先進封裝CoWoS的矽中介板層,台積電為了解決最頭痛散熱問題,傳出在大客戶輝達青睞碳化矽下,在下一代技術取代一般傳統矽晶圓。
台積電先進製程進入「一個人的武林」,受惠AI晶片需求旺盛,訂單滿手,搭配AI晶片的獨門先進封裝CoWoS(Chip-on-Wafer-on-Substrate)技術也正大幅擴產。業界指出,CoW就是將晶片堆疊在晶圓上(Chip-on-Wafer),WoS就是基板上的晶圓(Wafer-on-Substrate),主要將系統單晶片(SoC)與高頻寬記憶體(HBM)設置在中介層(interposer)上,透過金屬線、矽穿孔(TSV)等技術,連結下方基板(substrate),將多顆晶片封裝一起,但隨著GPU、CPU、HBM等晶片的功率越來越大,多顆晶片封裝在一起,產生的熱累加,使得散熱變成一個棘手的問題。
半導體業界傳出,台積電為了解決CoWoS的矽中介板(Interposer)散熱問題,已積極對全球業界廣發英雄帖,號召設備廠與化合物半導體相關供應商參與,擬以12吋的單晶碳化矽取代解決一般的矽材料,因單晶碳化矽的熱導係數約高達2到3倍以上。包括日商的新型雷射切割機、12吋碳化矽長晶、拋切割等供應鏈廠商,紛瞄準台積電的需求品質,力拼技術能打入台積電供應行列。
華旭專精於再生晶圓、碳化矽、碳化矽磊晶與AI散熱應用材料打入輝達供應鏈。
為客戶服務是我們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戶需求是我們發展的原動力。
我們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快速回應客戶需求,持續為客戶創造長期價值進而成就客戶。為客戶提供有效服務,是我們工作的方向和價值評價的尺規,成就客戶就是成就我們自己。為客戶服務是我們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戶需求是我們發展的原動力。
還有碳化矽題材
www.huahsu.com/
華旭先進19元進場,告知抱緊三個月目標55~65元,估計有機會提前達陣
9/4增資基準日
公司在這個時間點增資,顯示子公司的散熱產品量應該有上來
才有增資擴廠的需求
期待未來8月之後的營收出來
子公司通碩發行股數:3,300,000股,發行總金額:165,000,000元,發行價格:新台幣50元。
依原本投資比例17.64%,華旭依法能認購(3,300,000股*(1-10%)*17.64%)=523,908股
總共才需要26,195,400元,但其增資140,000,000元。
代表應該能夠認更多否則不會現增這麼高的金額。
如先進大所言,比例越高對華旭越好。靜待增資結果。
8月營收公佈若是超出預期,股價續翻揚........。
華旭會因此增加持股比例。公告如下:
1.董事會決議或公司決定日期:114/08/29
2.發行股數:3,300,000股
3.每股面額:新台幣10元
4.發行總金額:165,000,000元
5.發行價格:新台幣50元
6.員工認股股數:依公司法規定保留10%,計330,000股由員工認購。
7.原股東認購比例(另請說明每仟股暫定得認購股數):
增資發行股數之90%,計2,970,000股由原股東按認股基準日股東名簿記載
之持股比例,依本公司普通股發行股份總數7,450,000股計算,每仟股認
購398.6577股。
8.公開銷售方式及股數:不適用。
9.畸零股及逾期未認購股份之處理方式:
原股東及員工放棄認購之股份或併湊不足一股之畸零股,
授權董事長洽特定人認購。
10.本次發行新股之權利義務:與原發行普通股股份相同。
11.本次增資資金用途:充實營運資金。
12.現金增資認股基準日:114/09/15
13.最後過戶日:114/09/10
14.停止過戶起始日期:114/09/11
15.停止過戶截止日期:114/09/15
16.股款繳納期間:
(1)原股東及員工股款繳納期間:114/09/18~114/09/24
(2)特定人股款繳納期間:114/09/25~114/10/03
17.與代收及專戶存儲價款行庫訂約日期:不適用。
18.委託代收款項機構:不適用。
19.委託存儲款項機構:不適用。
20.其他應敘明事項:
(1)本次現金增資基準日暫訂為114年10月03日,如日後增資基準日變動,
與股票發放日或如有其他未盡事宜,提請董事會授權董事長全權處理之。
董監事確實沒什麼變動
但近2週前幾大賣超
他們都是持有數年的股東
不知道是否可能是公司派
會不會影響你對於該公司評估
感謝你🙏
8月27日董監持股34.69%
減少-4%還好吧
想請教你對於華旭
短期股價倍數上漲,原始大股東再近一個月大量出脫股票看法∼
月營收翻倍股價大漲,不是沒原因的,從母公司~子公司~孫公司全數後市可期
所有上市櫃公司母憑子貴只要是產業對趨勢股,賺錢的股價都一波漲幅,輝達GB200、GB300散熱題材正夯,所交散熱材料供貨奇鋐、雙鴻都上仟元了,建議持股續抱待創新高
資本額74,500,000元,上半年獲利70,637千元
華旭矽材比較可惜的是只持有17.64%
等於是上半年獲利只認列4,097千元
這次辦理現金增資,若能再增資碩通持股超過50%以上
對華旭就非常棒
news.mitake.com.tw/html/1/20250825/E619FFB7-5A81-F011-BFB7-ECEBB895092F.html?theme=light
先等籌碼洗一洗沉澱一下好嘞
昨天我在34有小加碼
感覺今天會下探,原本設定在30以下再加碼
掛了單卻都沒成交,價格大致就在30.5~32之間遊走
哈~手癢31多又加購了幾張,當然若下探30以下必再次補票
有題材~有實質營收!就是~~~等
31元以下承接,前二篇價格寫錯重複了
2.發行股數:10,000,000股
3.每股面額:新台幣10元
4.發行總金額:100,000,000元
5.發行價格:新台幣14元
6.員工認股股數:依公司法規定保留10%,計1,000,000股由員工認購。
7.原股東認購比例(另請說明每仟股暫定得認購股數):
增資發行股數之90%,計9,000,000股由原股東按認股基準日股東名簿記載
之持股比例,依本公司普通股發行股份總數137,114,902股計算,每仟股認
購65.63837969股。
8.公開銷售方式及股數:不適用。
9.畸零股及逾期未認購股份之處理方式:
認購股數不足一股之畸零股,得由股東於停止過戶日起五日內自行至本公司
股務代理機構辦理拼湊登記,逾期或拼湊不足一股之畸零股、原股東與員工
放棄認購或認購不足部分,擬授權董事長洽特定人按發行價格認購之。
10.本次發行新股之權利義務:與原發行普通股股份相同。
11.本次增資資金用途:轉投資子公司及充實營運資金。
12.現金增資認股基準日:114/09/09
13.最後過戶日:114/09/04
14.停止過戶起始日期:114/09/05
15.停止過戶截止日期:114/09/09
16.股款繳納期間:
(1)原股東及員工股款繳納期間:114/09/15~114/09/22
(2)特定人股款繳納期間:114/09/23~114/09/25
17.與代收及專戶存儲價款行庫訂約日期:俟正式簽約後另行公告。
18.委託代收款項機構:俟正式簽約後另行公告。
19.委託存儲款項機構:俟正式簽約後另行公告。
20.其他應敘明事項:
(1)本次現金增資案業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114年08月13日金管證發字
第1140352796號函申報生效在案。
(2)本次現金增資之資金運用計畫項目、資金運用進度及預計可能產生效益等相關
事項,如因主客觀環境變動或因應主管機關需求而修正時,擬授權董事長全權
處理。
(3)凡持有本公司股票而尚未辦理過戶之股東,請於民國114年09月04日前親臨本公
司股務代理機構「兆豐證券股份公司股務代理本部」(台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二段
95號1樓),辦理過戶手續,掛號郵寄者以民國114年09月04日(最後過戶日)郵戳
日期為憑。凡參加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集中辦理過戶者,本
公司股務代理人將依其送交之資料逕行辦理過戶手續。
真的都是 心善
有跟到 恭喜
股價近大漲,7月營翻漲5倍,股價從13元起漲了近2倍,滿足了嗎?
本人估計不會這麼快就結束的,假設往後的三個月營收都是往上衝高至2億以上,股價目前36元會這樣而已?
基期這麼低又有轉機題材的華旭,有買進的抱緊抱牢就對了,別預測股價會到多少,跟著月營收走吧........
短短三天就漲一倍了
仔細的看這篇新聞的重點,打入輝達供應鏈GB200伺服器,這需要經過測試認證後才能出貨,已經開始供貨就不會短短的兩三個月內結束
結論股價在低基期搶進獲利翻倍,
本人昨天有提醒低於20元趕快加碼買進
中長期持有~看月營收辦事,月營收持續成長,抱緊抱牢才能翻倍穫利
這是短期首重目標/謝謝先進大的提點
静待半年後月營收及股價變化
國碩集團搶攻散熱商機 華旭矽材打入GB200管材供應鏈
money-udn-com.cdn.ampproject.org/v/s/money.udn.com/money/amp/story/5612/8931114?amp_gsa=1&_js_v=a9&usqp=mq331AQIUAKwASCAAgM%3D#amp_tf=%E4%BE%86%E6%BA%90%EF%BC%9A%251%24s&aoh=17549193881706&referrer=https%3A%2F%2Fwww.google.com&share=https%3A%2F%2Fmoney.udn.com%2Fmoney%2Fstory%2F5612%2F8931114
碩鑽Q3營收3.28億,單季綜合損益總額 +1425萬
2.碩禾Q2財報資料,華旭1/1-6/30 損益 25,686(千)
碩禾Q3財報資料,華旭1/1-9/30 損益 67,966(千)
由上述Q3與Q2財報計算,華旭Q3本期損益=67,966-25,686=42,280(千)
3.碩鑽10月營收2.977億創歷史新高,11月營收3.329億再創歷史新高,10月完成併購華旭光電。
從第1點跟第2點的資訊,10月及11月獲利會如何?自行推估計算~
碩鑽左擁多晶矽料全球需求大成長,右抓研發矽料用於電動車電池負極材料新產品前景。耐心看下去~
------------------------------------------------------------------------------------
三年大底型,月KD交叉向上,DIF 0軸以上,MACD即將轉正,帶量突破
單月營收超越Q3整季營收,10月+11月的營收超越去年整年度營收。
產業大趨勢,不妨耐心看下去。
------------------------------------------------------------------------------------
持續追蹤 高純度矽粉 應用於電動車電池材料技術之進展
以上僅個人看法及資訊分享,僅供參考,勿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