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霸在自有品牌手機市場的故事,就像是近三年兩岸國產手機崛起又
衰落的縮影。打算「摸著石頭過河」的大霸董事長莫皓然,如今可能
已看不到河岸的方向,他也曾希望以「寒帶樹林」哲學使企業慢慢逐
步茁壯,而大霸現在的確面臨著寒冬的考驗。
大霸自有品牌手機全盛時期,單月合併營收曾經衝上25億元,一個
月在兩岸市場賣出70萬支自有品牌手機,在台灣拿下國產前三強、
市場前五大,在大陸也拿下國產前五大。
這樣的成績卻在前年4月開始逐漸走下坡,當時大霸在大陸推動通路
改革,自行建置直供系統,從包銷制全面改為買斷制,希望以買斷制
不能退回工廠的制度,讓通路商壓力大並積極賣貨,但後來證明失敗
,許多曾銷售迪比特手機賺大錢的通路,都賠在沒有賣出去的最後一
手。
歷經通路轉型失敗的大霸,也積極進行技術的轉型,只是,大霸退出
大陸自有品牌手機市場後,結束安捷立也形同退出台灣自有品牌市場
,過去累積的品牌資產和通路資源,也都形成斷層,將來想再重返自
有品牌,勢必有更多困難。
<摘錄經濟C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