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匯率連兩日強勁升值,但人民幣對美元昨(27)日重挫收盤,導致銀行掛出的人民幣牌告價全面跌破「5」字頭,即期賣匯價創下去年9月底以來的七個月新低,不少民眾直呼「人民幣變得好便宜」。
國銀龍頭台灣銀行昨日掛出的現金與即期買賣匯價全面跌破5元大關;舉例而言,民眾到銀行櫃檯買人民幣,現鈔部分為新台幣4.98元兌人民幣1元,即期匯率為新台幣4.948元兌人民幣1元,增加民眾換匯意願。
自去年11月初以來,台銀人民幣即期售價一直居於「5」字頭,主要原因為新台幣對美元重挫;在此期間內,人民幣雖同步對美元下挫,但貶幅低於新台幣對美元,人民幣得以維持較高的身價。
銀行主管指出,對有意長期投資人民幣的民眾而言,人民幣售價回到「4」字頭,就是低接好時機,因此昨日人民幣的急跌,也吸引不少投資人進場買進人民幣。
至於人民幣牌告價罕見跌破5元大關,銀行主管說,除了新台幣匯率強升外,其實也與人民幣匯率急貶有關。
交易員指出,人民幣對美元昨日午後直直落,一路貫穿6.20、6.21與6.22價位,終場收在6.2206,為逾一個月新低,貶幅0.41%創逾13個月來最大。
匯銀主管指出,昨日人民幣的急貶行情,與香港離岸人民幣匯價劇跌有關,源自境外的人民幣匯率重挫,引發境內的美元空頭部位爆發停損潮,意外導致中國大陸境內人民幣的跟貶行情。
至於引發香港離岸人民幣匯價重挫的主因,市場傳聞為中國央行可能推出新一輪QE(量化寬鬆),像是考慮採取非常規措施,重建其資產負債表並刺激經濟發展,這些措施可能包括直接從金融市場購買地方政府的債券,以挹注流動性。<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