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雲端基礎設施、數位化、5G等應用快速發展,主動光纜(AOC)市場需求也隨之水漲船高。
2023年第四季,源傑科技已成功打入美國雲端企業的供應鏈,其自有品牌400G AOC開始出貨,2024年第四季月產能約為40-45K,並預計2025全年將逐季提升至80-85K。
未來,源傑科技將推出800G AOC產品,不僅傳輸速度更快,產品單價和毛利率也更高,預計在2025下半年開始放量出貨。
法人預估,源傑科技營收將從2024年的20億新台幣增加至2025年的84億新台幣,年增率高達320%,可望成為聯鈞(3450)的主要成長動能。
<<<以上為新聞報導>>> 下面則為可查詢到的財務實績
****源傑科技獲利分析****
113年度獲利為426,805千元,當時股本497,712千元,每股EPS為8.575元。
114年分配113年盈餘為1000股配發300股,發放股票股利。
114年7月辦理完變更登記後股本來到651,027千元。
114年第一季獲利為319,319千元,以股本651,027千元計算,每股EPS為4.9元。
114年下半年開始出貨800G的AOC,獲利將會更好。
目前光通訊/矽光子戰隊
漲最多的幾家公司
1.光聖
2.上詮
3.聯亞
可以去比較相對本益比
僅提供參考,投資請自負盈虧
聯鈞8月營收大約下滑10%,幅度也不大
若第四季或是明年第一季800G產品有跟上
爆發力是很驚人的
下半年應該是重頭戲,等待800G大出貨、題材發酵!
台鏈贏家 練功十年營收一夕暴增六十倍 光通訊隨AI伺服器起飛 聯鈞源傑互補 咬住甲骨文大單
(今周刊1500)
正當甲骨文因一筆資料中心的超級訂單股價應聲大漲,台灣市場立刻靈敏地聯想到它的台廠供應鏈。事實上,甲骨文供應鏈除了鴻海、神達等外界熟知的老面孔外,有一家與甲骨文關係緊密的公司,隱身在老牌光學封裝公司聯鈞之後。
它的名字叫源傑科技,跟著甲骨文一起練功已十年,是台灣少數透過自主研發技術,打入國際一線雲端(CSP)廠商的高速傳輸模組公司,法人推估,源傑營收有五成以上來自甲骨文。三年前,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財務拉警報,聯鈞趁機併購入主,如今雙雙大啖甲骨文訂單,供應甲骨文資料中心使用的四百G主動式光纖(AOC),成為血統純正的甲骨文供應鏈成員。
併購源傑成轉機
切入高速傳輸 晉升甲骨文供應夥伴
在探究聯鈞與源傑如何情牽一線之前,要先了解聯鈞在光通訊領域的發展歷程。
聯鈞最早是脫胎自光寶雷射部門,因為光寶售出部門,原部門主管鄭祝良決定成立聯鈞自謀生路,主攻雷射二極體(LD)封測,一度是全球最大DVD雷射讀取頭封測廠。後來隨著相關市場式微,轉而聚焦替美系、日系業者的雷射二極體、電吸收調變雷射器(EML)做封裝,過去五年平均每股稅後純益(EPS)小於二元。
上文摘錄自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5/post/202509170042/
相關新聞:
甲骨文大單 聯鈞...隱藏版大贏家
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8999886#
news.cnyes.com/news/id/6151171
udn.com/news/story/7240/8999881?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index
不過也是希望公司能趁著獲利向上時前進資本市場,
除了壯大自己,承銷價也可談得比較漂亮呀~^^
不知道是否有人在股東會上問過是否要公發或興櫃?
但若公司在目前矽光子/光通訊的風口浪尖上不進行上市櫃的動作
透過資本市場壯大自己,這樣就太對不起小股東了
感謝您還上來幫忙解惑,真的又學到東西了,
靜待下半年800G放量出貨,若順利的話,公發與興櫃應該就不遠了
就是源傑有國外轉投資,在報表合併時匯率換算的調整數
例如:對外投資美金100萬,假設都沒有投資收益
投資時是美金對台幣是1:32元,帳列長期投資就是3200萬台幣
若年底匯率是1:30元,長期投資換算匯率就是3000萬台幣
就會產生(200)萬的匯率影響數
另外發現114Q1有一項匯率變動之影響,數字是9218,不過到114H1時卻變為(80569)
想請教透抽大,這項是否就是匯兌損失的金額呢???
投資未上市櫃公司的股票不能只單看資產負債表、損益表
後面的附註揭露才是重點
感謝您願意查找資料並分享給大家,獲益良多,
而且滿好奇怎麼找到月營收的,這點真的超厲害,哈~
所以想問問您能否貼個1~3月的營收,以及4~6月的營收,
這樣可以比較2個季度的變化,若方便的話,先謝過透抽大囉~^^
114年1-6月份營收1,345,618千元
營收成長983,659千元,年增率272%
113年上半年稅後淨利38,783千元
114年上半年稅後淨利286,682千元
年增率639%
靜待8月關稅開始後營收變化
上半年獲利 286,682千元,累計上半年獲利4.4元
等於第二季虧損32,637千元
靜待800G產品出貨,拚拚看今年度能否挑戰8-10元。
以目前來說聯鈞集團主要獲利也是靠源傑科技
另外,AOC產品的價格越高端越貴
所以,源傑基本上目前100G以下產品不自製
目前出貨以400G為主,期待下半年800G開始出貨
美中不足的是,第二季雖然呈現年增,但是季減
只能展望第三季800G大噴發
不過股票實在太少,低檔收不了多少籌碼,可惜了點...
之前的減資再增資應該讓帳面都乾淨了,
若按目前的獲利情形,推估25Q4或26Q1就差不多了,
通常興櫃時程都會搭配獲利噴發的時間點,靜待公告囉~
114年
Q1-Q1:319,319
113年
Q1-Q1:(13,412)
Q1-Q2:38,783
Q1-Q3:149,750
Q1-Q4:426,805
112年
Q1-Q1:(49,340)
Q1-Q2:(76,856)
Q1-Q3:(131,804)
Q1-Q4:(16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