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力推類債券股票 攜保發中心辦研討會 探討投資策略 盼吸引保險資金入市 帶動實體經濟
台灣證券交易所日前與保發中心共同舉辦「2019年全球經濟與投資展望暨類債券股票之研究成果發表研討會」,會中邀起專家探討「類債券」股票投資對國內保險業的效益,吸引證券及保險業近200名嘉賓參與。
金管會副主委黃天牧受邀致詞時表示,世界銀行新公布全球經濟經濟展望報告「Darkening Skies」,指出全球金融市場失序,已開始部分經濟體成長放緩,故促成本次以台灣經濟展望為出發,進而探討國內資金投資的研討會,希望尋求兼顧風險與收益的投資管道。
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致詞時指出,據統計,國內壽險業可運用資金近30兆元,但投資台股僅1.6兆元,占可運用總額約7%,相對保險業投資台股上限的30%,還有一段空間。
而台灣資本市場穩定,企業獲利成長,兼具全球前茅的高殖利率,透過本次專注類債券股票的深入研討,希望可帶動保險業入市意願,進一步帶動實體經濟。
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致詞時則指出,綜觀全球,由於2008年金融海嘯來導致低利新常態,保險資金的投資策略也開始轉變。
根據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貝萊德調查,全球保險資金約7.8兆美元,大多仍投資於政府債券或公司債,不過在市況轉變下,47%的受訪者表示,今年到明年會在投資組合增加風險性資產,像是基礎建設股票,來提升收益。
台灣方面,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發表演講時表示,台灣資本市場在動盪中表現領先,統計去年上市櫃公司營收成長近10%,預估獲利達到2.4兆元,成長15%,可期待更多公司加發股利,值得投資人從中挑選高殖利率好股。
保發中心總經理金肖雲指出,台股確實存在某類股票,可承受極端的壓力情境,長期報酬率與波動度相對穩定,市場或稱為「類債券」股票,適合尋求收益的資金長期持有,在法令制度上,可考慮如何重新評估這類股票的風險衡量方式。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