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三個月內連續處分三筆資產,公司派與市場派「對著幹」的態度相當明顯。大同近日內部爆發鉅額負債導致華映停工,外有經營權紛爭市場派逼宮,但接連出售土地資產,看不出有償債或任何明確的改善企業經營策略,市場派氣得到處抗議,主管機關毫無作為、只能任其公告,凸顯主管單位只能管乖的,管不了走偏的。
大同出售越南子公司獲利,已被爆出買家是陸資,市場派呼籲金管會介入,卻暴露金管會無法可管的窘境。母子公司債務狀況、債務到期或逾期都不在現行財報揭露項目中,金管會僅要求證交所和櫃買中心在兩個月內檢討,提醒投資人注意。
現在各種相關的指標,都是多年前的規定,但對於經營者利用各種策略將資產變現,金管會目前一籌莫展。兩個月內相關機構才要檢討指標、提醒投資人,但大同兩個月內「合法合規」賣掉的資產價值超過新台幣200億元,金管會或債權銀行卻都不知道用途在哪裡。
大同雖對於市場派放話表示,對汙衊公司形象的不實言論,將保留法律追訴權。但法律從來不用保留追訴權,大同公司派自己也說不出賣了土地到底作什麼改善營運的用途,比起他們抗議的市場派,好不到哪裡去。<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