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證券交易所與櫃買中心統計,上市櫃掛牌的債券ETF已多達39檔,這些ETF多半一季配息一次,年化收益率少則2%、多則8%,跟主動式債券基金相當,喜歡領股息的投資人,其實可以考慮布局債券ETF,提高配息頻率之際,也降低投資組合波動。
在篩選條件上,投資較大規模、流動性佳的ETF,有不容易清算、買賣價差小等優勢,但投信公司也呼籲,不少ETF因短期流入龐大資金,導致配息時換算單位配發現金變少,收益不如預期,最好同時觀察ETF的配息紀錄。
投資人有三方向可檢視配息紀錄,一是留意基金是否配發「本金」,部分投信公司為解決資金大量進駐的稀釋問題,申請基金可酌用本金,投資這類基金通常無收益率忽高忽低的情形,但配息來源可能包含本金。
二是觀察基金每次配發的現金及淨值變化,計算收益水準是否一致。
三是根據投信網站公告的基金規模,留意配息公告發布前後是否有大額資金進駐,推升規模大幅增長,此時便有可能影響收益表現,建議投資人進一步洽投信公司了解影響情形。
一般而言,債券ETF追蹤指數的年化收益率有多少,應當與投資人獲取的收益率相當,若是換算出的收益率常忽高忽低,或容易受到大型資金影響,建議可挑選相似類型而收益穩定的商品。<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