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為協助上市公司提升與投資人對話與互動效能,有效建立溝通橋樑,10日辦理第一場投資人關係座談會。除由證交所介紹「新版公司治理藍圖」重要內容外,並透過專家演講與對談,探討投資人關係實務,如何提升企業長期價值。
證交所副總陳麗卿致詞時指出,鑑於機構投資人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力逐漸提升,證交所持續致力於提升我國資本市場透明度及公司治理品質,2016年發布「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並陸續發布就業99、高薪100、公司治理100及台灣永續指數。
陳麗卿表示,在資訊揭露方面,除於2014年開始要求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發布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書外,並要求特定上市公司自明(2019)年起申報英文版年度財務報告、股東會年報及議事手冊等相關資料。
國壽副總林士喬進行「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活動實務分享」時表示,國壽透過對話、議合及表決投票三大步驟來落實盡職治理;並期待上市公司能夠盡量提升財務及非財務面資訊透明度,並增加與投資人及ESG評等機構的良好互動。
中租控股策略長廖英智分享「如何與機構投資人溝通」時表示,IR的目標是讓公司有效籌資、確保股票流通性與交易量、創造公司合理價值,執行的策略及方法包含進行公司的投資價值定位、尋找合適屬性的投資人、傳達清楚且一致的核心訊息、與投資人定期且及時有效的溝通。
寬量國際執行長李鴻基說明「IR如何提升股權投資的最大價值」時表示,近年外資對台灣公司研究覆蓋度顯著下滑,且因歐盟實施MiFIDII的效應,今年起機構投資人對經紀商提供的研究報告、投資建議及路演(Roadshow)都須另外付費,在此大環境中台灣企業要被外資看到,就更具挑戰性。
李鴻基並說,據研究,在MiFIDII的影響下,機構投資人更傾向由公司主動連繫、溝通及提供資訊,因此上市公司IR的角色更顯重要,應積極創造公司被看見的機會,保持與投資人更順暢及透明的溝通管道。<摘錄工商>